怀
历史
怀古抒情
人物评价
哲理思考
悼亡记事

译文

魏延和杨仪,都是蜀国的杰出人才。
他们各自心怀专横嫉妒之心,谁对谁错,其实很难判断。
孔明爱惜他们的才能,从来没有因个人喜好而偏袒废除谁。
然而在渭南,魏延反叛,最终归降了敌方,当时主帅却在千里之外。
朝廷的臣子们各持意见,最终魏延被杨仪陷害。
杨仪也没有得到善终,后来姜维等人被重用。
蜀国最终因此灭亡,只能束手就擒,把国家交给邓艾。
邓艾又自夸他的功绩,但最终受制于钟会。
这四个人都是因为专横嫉妒而失败,他们的下场都是一样的。
家国兴衰都是如此,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赏析

这首诗名为《读史》,作者陆文圭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人。诗中通过魏延和杨仪两位蜀汉将领的故事,揭示了嫉妒与专权对国家的危害。魏延和杨仪都才智出众,但因各自的嫉妒心作祟,导致内部矛盾重重。诸葛亮虽爱才而不偏废,但最终因二人争斗,蜀军在渭南兵败。朝臣受左右影响,怀疑魏延被杨仪陷害,而杨仪也未能幸免,后期蜀汉政权逐渐衰落,最终败于邓艾之手。邓艾和钟会又因功高自恃,相互制约,四人的命运都因专权和嫉妒而失败。诗人借此警示后人,无论家族还是国家,都不能忽视嫉妒与专断的危害,应当以此为鉴。

陆文圭

625首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您喜欢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宋·楼钥
沧水海豹来京畿,系裙尧舜深恶之。元祐政和能几时,女真航海来乞师。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国何与潜与期。岛夷日张耶律卑,城门失火殃鱼池。督亢虽入空无赀,免夫赋及东南垂。庙谟颠倒几.....
历代诗(其八)东汉
宋·杨简
东汉之光武,高皇九世孙。诛莽中兴后,依前十二传。明章称显肃,乃及和殇安。顺贤冲与质,桓灵极不君。终当孝献帝,汉室遂三分。
溪上吟
宋·黄庭坚
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及汝知悔时,万事蓬一窠。青青陵陂麦,妍暖亦已花。长.....
南宋九帝
明·郭之奇
敷天左袒向康王,遂有建炎续靖康。全城请驾闻宗泽,十事班朝见李纲。所嗟克复归和议,安得中兴拟汉唐。天下太平誇朽柱,金人奸细主朝堂。可怜得将如韩岳,大仪朱镇总销铓。成功不赖儒.....
览古诗
魏晋·卢谌
赵氏有和璧,天下无不传。秦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与之将见卖,不与恐致患。简才备行李,图令国命全。蔺生在下位,缪子称其贤。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秦王御殿坐,赵使拥节前。挥.....
嘲人家争讼
清·钟雨亭
曹阿瞒乱世奸臣,招兵纳将,灭蜀吞吴,得意洋洋,定必踏平二国,谁知容道遇云长,潼关逢孟起,一命岂难逃乎?光景无多,转盼竟归司马;刘先主雄才大略,布德行仁,怜贫恤老,小心翼翼.....
登镇州隆兴寺阁
元·刘因
大行鳞甲摇晴空,层楼一夕蟠白虹。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初疑平地立梯磴,清风西北天门通。又疑三山浮海至,载我欲去扶桑东。雯华宝树忽当眼,拍肩爱此金仙翁。金仙一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