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写雪
写山
写鸟
场景

译文

远处的重重烟树中,有万户人家,回首望去,苍茫的暮色中,点点乌鸦在飞翔。
墨色倒映在天地的四角,色彩斑斓的花朵在道路上争相拥护着路口。
远处的山峰孤立高耸,形状就像一只瘦鹤,而古老的城市则在天空曲折回旋,就像一条盘踞的蛇。
如今已经看不到疾驰的骏马和健壮的勇士了,只剩下农夫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风中摇曳的身影。

赏析

这首清代许乃济的诗《偕友冒雪登江亭归至春云书屋小集(其一)》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时分的静谧而萧瑟的画面。首句“几重烟树万人家”展现了远处人家炊烟袅袅,笼罩在轻烟之中的景象,暗示了人烟稠密的市井生活。接着,“回首苍茫点暮鸦”描绘了诗人回头望去,暮色苍茫中零星的乌鸦点缀其中,增添了寂寥之感。“泼墨倒衔天四角”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天边的云彩仿佛被泼洒的墨汁染黑,与天空相接,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出冬日傍晚的壮丽景色。而“飞花争拥路三叉”则以动态的飞花反衬出静止的路,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场景,烘托出归途的冷清。“遥峰孤立癯如鹤,古郭盘空曲似蛇”两句通过比喻,将远山比作孤独的白鹤,古城墙如蜿蜒曲折的蛇,进一步刻画了冬日景色的孤寂和历史的沧桑。最后,“快马健儿今不见,只余蓑笠倚风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热闹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宁静景象的感慨,以“蓑笠倚风斜”这一静态画面收尾,给人留下深沉的回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黄昏的景致,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