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阳
台
渍
酒
陶
巾
。
钞
诗
段
袄
,
泪
红
比
烛
还
深
。
浅
土
稽
山
,
谁
从
玉
海
钩
沈
。
早
将
身
作
潇
湘
水
,
写
红
兰
、
万
种
愁
心
。
论
词
人
、
词
是
秋
花
,
人
是
秋
星
。
飘
飘
不
尽
凌
云
意
,
欠
勒
铭
碣
石
,
颂
鼎
汾
阳
,
传
唱
人
间
,
惟
余
散
水
珑
玲
。
当
年
赌
画
旗
亭
壁
,
旧
酒
痕
、
犹
在
吴
襟
。
剩
今
宵
、
夜
雨
灯
前
,
独
抱
牙
琴
。
怀古
抒情
写水
秋天
词人赞美
秋意写景
怀旧
情感表达
思乡情感
夜晚
译文
沾湿的酒水渗透了头巾,钞写诗句的段袄上留下了泪痕,悲伤的泪水比烛光还要深重。
浅土之下埋葬着稽山,谁能从深邃如玉的海洋中打捞起那些被沉没的记忆?
我早就将身心投入潇湘水中,在红兰之中倾诉万种愁心。
评论词人,词就像秋天的花朵一样,而词人则如同秋天的星星一般。
飘渺的思绪无尽无止,想要铭刻在碣石上,颂扬在汾阳之地,传唱于人间,却只剩下散落的水晶般的声音。
当年在旗亭壁前赌画,旧时的酒痕还留在吴地的衣襟上。
今夜剩下的只有夜晚的雨声和灯前独抱牙琴的我。
赏析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词中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丰富的意象。词人以渍酒陶巾、钞诗段袄的细节描绘,表达了深深的哀愁,泪水之深甚至比烛火还要明亮。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将自己比喻为潇湘水中的红兰,满含愁绪。词人进一步将词人与词的关系比喻为秋花与秋星,暗示词人如秋花般绚烂但短暂,又如秋星般孤寂而明亮。他渴望自己的词作能像凌云壮志一样流传人间,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只能如散水般零落,唯有琴声在夜雨灯前回荡。回忆起往昔在旗亭豪饮、挥毫泼墨的日子,那些酒痕依然留在吴地的衣襟上,增添了词人的怀旧之情。最后,词人在今宵独自抚琴,借以排遣心中的孤独与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艺术追求。
猜您喜欢
自太湖洞庭回棹
清·洪繻
灯火烟波认有无,天低月暗两模糊。洞庭一棹姑苏返,夜半吟诗过太湖。微月笼云夜不开,湖烟无际水无埃。一灯远自中流见,知是姑苏城里来。夜里波心又几桥,松陵不见客吹箫。八枝急棹灯.....
夜泊富阳有怀故园诸子
明·林皋
富春江上水悠悠,厓海烟岚望欲浮。书寄故人成万里,雁鸣残荻近孤舟。青袍欲湿穷途泪,白发犹存壮士忧。夜雨西园相忆否,可堪翘首仲宣楼。
同叶都宪游净慈寺
明·韩雍
何处禅林是净慈,苏公堤畔影参差。水光山色有多景,天下人间无此奇。老我登临方遂愿,高僧延款索题诗。国恩未报空游乐,笑撚霜毫有所思。
题竹杂咏(其三)
明·金湜
漠漠春风澹澹烟,潇湘江上最堪怜。十年不寄平安字,一夜秋声到枕前。
洞仙歌
宋·刘弇
凄凉楚弄,行客肠曾断。涛卷秋容暗淮甸。去年时、还是今日孤舟,烟浪里,身与江云共远。别来丹枕梦,几过沧洲,皓月而今为谁满。薄倖苦无端,误却婵娟,有人在、玉楼天半。最不愤、西.....
拟曹植赠白马王彪(其三)
明·林龙起
飞萤入苑中,念之心为悸。玉树本同根,奈何各异地。鬼蜮诗人讥,在余焉由□。避之未易言,七月始还辕。秋风满洛水,白露湿高原。百年无多日,倏忽如云奔。玉体王自爱,其他可勿论。北.....
蝶恋花(其三)武昌感怀
清末近现代初·杨圻
水碧沙明飞白鹭,最爱登楼,最怕登楼去。极目中原红尽处,斜阳直上长安路。看尽斜阳新月吐,西塞山前,前度扁舟住。独树临江秋自语,西风黄叶如相诉。
夜坐
宋·敖陶孙
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