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山
以
雪
窗
墨
兰
竹
石
求
题
次
韵
幽
兰
出
楚
畹
,
美
竹
自
湘
滨
。
共
友
三
生
石
,
俱
涵
太
古
春
。
山
林
空
见
相
,
冰
雪
老
通
神
。
长
作
禅
房
供
,
毋
令
堕
世
尘
。
写物
咏物
写石
写雪
写兰花
竹子
春天
赞美
情感
禅意
译文
幽兰生长在楚地的畹中,美丽的竹子则从湘水之滨生长起来。
我们共同欣赏这三生石,以及古时候春天般的美景。
虽然在山林中无法互相见到彼此,但是如冰雪般的清新、灵通贯气却是相同的。
(此物)长供在禅房中供人观赏,请勿让世俗尘事染指了它。
赏析
这首元代张翥的诗《北山以雪窗墨兰竹石求题次韵》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首句“幽兰出楚畹”,以“幽兰”象征高洁,暗示了兰花生长在偏远的楚地园林中,展现了其独特而孤高的气质。次句“美竹自湘滨”,则将视线转向湘江边的秀美翠竹,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共友三生石,俱涵太古春”一句,借“三生石”这个古老的传说,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古老而永恒的春天般的精神境界。接下来,“山林空见相,冰雪老通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通过山林和冰雪的意象,展现出朋友间的默契和精神上的契合,仿佛他们的存在超越了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达神明。最后两句“长作禅房供,毋令堕世尘”寄寓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希望这种清幽的景致能常伴禅房,不被世俗的纷扰所玷污,保持那份纯净和宁静。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兰、竹、石为载体,寓言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张翥
826首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猜您喜欢
玉楼春·白芍药
明·高濂
雕阑堆叠瑶池雪。荡日依云擅奇绝。胭脂一点斗春心,故傍月华轻漏泄。珠明水白枝头洁。香散荃芜风里爇。佛前擎出玉盘盂,醉看未许轻攀折。
浣溪沙(其七)堂前岩桂犯雪开数枝,色如杏黄,适当老妻生朝,作此以侑觞
宋·向子諲
瑞气氤氲拂水来。金幢玉节下瑶台。江梅岩桂一时开。不尽秋香凝燕寝,无边春色入尊罍。临风嗅蕊共裴回。
李花二首(其二)
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拿。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静濯明妆有.....
煦山道中三首(其三)
金·党怀英
海路东南万壑倾,青山孤起压重城。驿亭春半馀寒雪,墙角无人草自生。
领客赏海棠雪作(其一)
宋·吴芾
绝艳妖娆压众芳,况来烛下逞新妆。引将姑射神人到,亦逐春风上下狂。
依韵和陈成伯著作长寿雪会
宋·邵雍
琼苑群花一夜新,瑶台十二玉为尘。城中竹叶涌增价,坐上杨花盛学春。时会梁园皆墨客,谁思姑射有神人。馀粮岂止千仓望,盈尺仍宜莫厌频。
颂古三十九首(其二十八)
宋·释道枢
看人骑马打毬子,不觉今朝入院迟。官路雪残春正好,江梅著意要题诗。
白燕
清·李福
望断天边玉女扉,冰魂斜度认依稀。空留素影参差舞,不傍朱门上下飞。社酒春寒晴剪雪,梨花香散雨沾衣。纷纷京洛缁尘梦,让尔沧江独自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