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斋
诗
玲
珑
绕
竹
涧
,
间
关
通
槿
藩
。
缺
岸
新
成
浦
,
危
石
久
为
门
。
北
荣
下
飞
桂
,
南
柯
吟
夜
猿
。
暮
流
澄
锦
碛
,
晨
冰
照
彩
鸾
。
写景
山水
秋景
晨昏
动物
鸟
译文
玲珑的景致环绕着竹林深处的小溪,时隐时现的鸟鸣声穿过了槿树编织的篱笆。
新修的水岸已经建成了一个缺口,坚硬的岩石经过长久的风化成为了一道门户。
桂花的芳香飘荡在北边的庭落里,而夜晚则有猿猴在南边的幽静处低声吟唱。
暮色中流淌的河流反射出五彩的沙滩,清晨的寒冰却仿佛照映着彩色的鸾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中居所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斋周围的自然环境,既有动态的鸟鸣竹响,又有静态的水岸石门,动静结合,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玲珑绕竹涧,间关通槿藩。” 开篇即以“玲珑”形容山中的竹林,既表现了竹子的清秀,也暗示了山中环境的幽静。竹涧间,鸟儿穿梭其间,发出悦耳的鸣叫声,通过“间关”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景。接着,“通槿藩”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引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仿佛一条小径穿过繁茂的荆棘丛,连接着远方的景色。“缺岸新成浦,危石久为门。” 这两句转而描写山斋附近的水域和岩石。新形成的水岸上,波光粼粼,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片湖泊。而那块矗立在岸边的危石,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了进出山斋的天然门户,既稳固又别具一格。“北荣下飞桂,南柯吟夜猿。” 诗人继续描绘山中特有的动植物。北面的高地上,桂树随风摇曳,仿佛在空中轻盈地飞翔。而南边的树丛中,夜间的猿猴在低吟,声音悠扬,充满了夜晚的神秘与宁静。“暮流澄锦碛,晨冰照彩鸾。” 最后两句将时间转换至一天的两端。傍晚时分,溪流清澈如锦缎般铺展,映衬着落日余晖;清晨,冰面上反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仿佛是彩鸾在冰面上翩翩起舞。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隐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萧纲
281首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