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
影
摇
红
蜀
锦
华
堂
,
宝
筝
频
送
花
前
酒
。
妖
娆
全
在
半
开
时
,
人
试
单
衣
后
。
花
面
围
春
竞
秀
。
如
红
潮
、
玉
腮
微
透
。
欲
苏
还
坠
,
浅
醉
扶
头
,
朦
胧
晴
昼
。
金
屋
名
姝
,
眼
情
空
伫
闲
眉
岫
。
世
间
还
有
此
娉
婷
,
拼
尽
珠
量
斗
。
真
艳
可
令
消
受
。
倩
莺
催
、
天
香
共
袖
。
冷
烟
庭
院
,
淡
月
梨
花
,
空
教
春
瘦
。
婉约抒情
赞美佳人
写景
咏物
春景
情感情怀
译文
蜀地锦绣的华美堂中,宝筝声声伴随着花前酒的场景。
花朵的妖娆全在半开之时,恰如人试穿单衣后展现出的姿态。花儿和春光互相竞艳,秀色可餐。
如同红潮涌动、玉腮微透的景象。浅醉之后略带朦胧,扶着额头度过晴朗的白昼。
金屋中的名姝,眼中流露出期待之情,眉宇间显得宁静而秀美。
世间还有如此娉婷的美丽,她用尽所有的珠量来展示自己的魅力。她的美丽真是令人能够消受。
借助黄莺的催促,与天香共舞、衣袖飘扬。在冷烟袅袅的庭院中,淡月映照着梨花,这美丽的春景却空留无为。
赏析
这首《烛影摇红》是宋代词人翁元龙的作品,通过对蜀锦华堂中繁华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春日宴饮的画卷。词的上片以“蜀锦”、“宝筝”和“花前酒”为背景,描述了美酒佳人半开半醉的娇媚姿态,犹如春花般竞相绽放,透出淡淡的羞涩与醉人的风情。下片转而聚焦于一位金屋中的绝色女子,她的眼神空灵,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她的美丽足以让人为之倾倒,甚至愿意用尽所有珍宝来争艳。词人运用“倩莺催、天香共袖”的意象,描绘出女子的娇艳和香气,然而在这冷烟淡月的庭院中,只有梨花陪伴着她,使得春光也显得有些凄清,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春光的消瘦。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华丽,情感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美女与春光的赞美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翁元龙
21首
生卒年均,约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他是大词家吴文英之兄,亦工词,杜成之评为“如絮浮水,如荷湿露,萦旋流转,似沾非着”。所作今存花草粹编中者一首,绝妙好词中者五首
猜您喜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菩萨蛮(其一)
宋·向子諲
鸳鸯翡翠同心侣。惊风不得双飞去。春水绿西池。重期相见时。长怜心共语。梦里池边路。相见不如新。花应解笑人。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代董秀才却扇
唐·李商隐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