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宿
西
边塞
战争
赞美
豪放
抒情
怀古
写人

译文

一位将军威风凛凛,在淮海展现他的豪情,身高九尺,腰间佩带着刀。
他虽然读书万卷,但并未因此得意,而是想要扶摇直上,抟击鹏鸟于九霄。
天生奇才的将军必有其用,手握长戟在殿前威风凛凛。
他的名字在禁卫军中声名显赫,曾出征试炼武艺,历经边疆洞穴的险恶。
当时红苗在九溪地区暗自活动,毒气弥漫,波及溪流东西。
两岸旌旗高扬,天际渺茫,万山之中鼓角声声凄凉。
将军手持三尺铁刀,在夜半时分挺身而行,勇闯虎穴。
飞身落入空中,听到如霹雳般的声音,刀光闪耀,血色染赤。
五寨的道路虽然已经开通,但南山仍有敌人据守。
这时总制张经略派人传达命令,催促将军迅速夺取首功。
将军从间道口突出重围,箭石在前,追兵在后。
他带伤转战,九死一生,攀岩走险,身不由己。
捷报传至大府,将军被束缚于枷锁之中,尘土飞扬。
他极力劝说停止屠杀,但不知多少人的尸骨已成灰烬。
即使那些年迈和幼小的百姓也将难以幸免,全靠将军的仁慈来拯救他们的生命。
上帝喜欢善良、厌恶杀戮,但有些人却将百姓的生命视为微不足道。
至今九溪地区的千万家庭都受惠于将军的功德,其恩泽无穷无尽。
看这宝刀,它在当时曾是杀敌的利器,如今虽已出匣,却依然能生出风沙般的英灵之气。
当年那位将军虽未骑马显贵如吕虔佩剑一般显赫一时,但他早已预知自己的子孙会兴旺发达。
公侯将相并非偶然得来,他们的义气和仁爱深入人心,感动天地。
这把刀既能杀人也能救人,其蛟龙般的气势如江海般深广、如春天般生机勃勃。
我对世间的人们说:不要轻视生命,要像珍惜麒麟一样珍惜生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阮将军的英勇人物,他身材魁梧,胸怀壮志,手握宝刀,具有淮海之豪气。他饱读诗书却未能施展抱负,决心以非凡之力扶摇直上,翱翔于鹏霄。诗中强调了将军的天生奇才和忠诚勇猛,他在战事中表现出色,深入敌境,斩敌如雷霆,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智谋。在苗乱之际,将军带领军队平定叛乱,面对艰险,他身先士卒,不顾生死。然而,胜利之后,将军并未滥杀无辜,而是力主和平,体现了仁德之心。他的善举使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的功德流传深远。诗中通过宝刀象征将军的英勇与智慧,暗示了他的未来不仅限于武将,更可能因仁义而晋升公侯将相。最后,诗人呼吁世人学习阮将军的仁爱精神,勿忘其为民造福的高尚情操。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阮将军的英勇、智谋和仁德,以及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无私贡献,是一首充满敬仰和颂扬的赞歌。

吴文溥

18首
贡生。工诗,有韬略。有《南野堂集》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