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
春天写景
写物
蕙丛
抒情感怀
赞美
山水

译文

春风渐渐温暖,雨后初晴,仿佛是清晨的醉意。手中招引着蕙草丛中的双箭花,倾注在银鉼之中。
绣出的红罗裙纤细而窄小,但她却像是懒得去踏青青的草地。
等待铺开澄心堂的纸,模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赏析

此诗《春光好·上巳》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春季温暖和煦、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日活动的细腻感受。首句“风渐暖,雨初晴”点明了季节变化,春风微拂,雨水初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似朝酲”,以“朝酲”(早晨酒醉后的状态)比喻经过一夜的春雨,大地仿佛也略显慵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生机。“手招蕙丛双箭,注银鉼”一句,诗人以“招”字,生动地展现了他亲自采摘蕙草的动作,而“双箭”则暗示了采摘的量,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亲近。随后,“注银鉼”则描绘了将采摘的蕙草放入银制的小容器中,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的雅致与生活情趣。“绣得红罗纤窄,其如懒踏青青”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将精心绣制的红罗与青草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精致生活的追求。这里,“绣得红罗”象征人工的美,“其如懒踏青青”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美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待擘澄心堂纸,仿兰亭”一句,诗人表示期待在澄净的心境下,仿照王羲之的《兰亭序》,书写自己的情感与感悟。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更寓意着他希望通过文字来表达对美好春日的感慨与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

顾贞观

246首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猜您喜欢

采莲曲
南北朝·朱超
艳色前后发,缓楫去来迟。看妆碍荷影,洗手畏菱滋。摘除莲上叶,拖出藉中丝。湖里人无限,何日满船时。
赠欧阳季默承议
宋·释道潜
先公跨箕尾,摇曳旋天关。于今二纪馀,肯复来人间。时时对遗编,彷佛窥一斑。梦寐思见之,何从暂追攀。迩来都城里,忽睹庭中兰。方寸实惊喜,典刑斯可观。抱疴一榻上,骨瘦清琅玕。为.....
题周鲲画帧(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近岫遥冈接碧空,披麻皴法数王蒙。何当结宇苍松下,镇日吟哦佳荫中。
和李尹种葛
唐·戎昱
弱质人皆弃,唯君手自栽。藟含霜后竹,香惹腊前梅。拟托凌云势,须凭接引材。清阴如可惜,黄鸟定飞来。
寄题瑞昌簿厅景苏堂墨竹
宋·释道璨
一叶复一叶,世道几翻覆。一点复一点,书脉要接续。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翰墨直枝叶,点化到草木。长公有深意,此事付北麓。
书事
清·丘逢甲
七尺珊瑚绿玉盆,宝花璀璨照天门。洞庭新进龙君贡,压倒汪洋北海鲲。
纸帐吟
宋·柴元彪
有斐楮先生,覆冒迥襟度。澡身清泚泉,被世轶于布。置之山斋中,朔风岁云暮。无分媚其奢,可宝色惟素。愧彼锦步障,荣华尘一聚。永此雪霜洁,不识羔羊污。影横月窗梅,香透地炉芋。道.....
和米元章龙真行
宋·刘泾
秦火荡焚天地赤,孔堂坏后无馀壁。不知科斗六书文,化作龙蛇二王迹。集贤他日作仙久,官姓篆章存历历。自怜黄眼未亲逢,一段因依徒夺魄。元章挥洒早惊动,秘箧墨皇曾敬识。孤标未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