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山
玉
蕴
山
辉
自
有
期
,
匹
夫
眩
璧
罪
何
辞
。
那
知
太
璞
元
来
贵
,
不
在
连
城
互
易
时
。
山水
哲理
咏物
怀古抒情
译文
玉蕴藏于山中,其光彩自有展现的时机。即使一个普通的人如果看见这玉的美并妄自图谋占有,也不能算罪辞难于解释。
才知道,真正的玉石质地原是最宝贵的,并非需要经过比作数座连城的评价交换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而是它本身就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荆山》由清代诗人吕履恒所作,通过对“荆山”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首句“玉蕴山辉自有期”,以“玉蕴山辉”象征着内在的美与价值,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显露其光芒,等待被发现与欣赏。这里的“期”字,既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期待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终将显现的坚定信念。次句“匹夫眩璧罪何辞”,通过“匹夫眩璧”的典故,比喻普通人对珍贵之物的盲目追求和误解,从而引出对价值判断的反思。这里“眩璧”即为迷惑于美玉,而“罪何辞”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质疑与批判,指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凭外在表象来评判。后两句“那知太璞元来贵,不在连城互易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太璞元来贵”借用了“太璞无玷”的典故,强调了未经雕琢的原始状态同样珍贵,寓意着真正的价值往往在于其本真与纯粹。后一句“不在连城互易时”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指出真正的价值并非仅仅体现在交换与交易中,而是更深层次的存在于事物的本质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在美与真实价值的推崇。综上所述,《荆山》一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性的思考,探讨了价值判断与内在美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