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咏物
动物
写雪
赞美
动物情感

译文

第一句“翠竹寒消雪未收,双栖梦醒更何求。”的译文是:翠竹林里寒意消散,雪花还未完全融化,双鸟相依的梦境醒来后,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呢?
第二句“君王六合皆灵囿,饮啄飞翔得自由。”的译文是:君王的统治之下,天下四方都是灵秀的园林,无论是饮水啄食还是自由飞翔,都能随心所欲,毫无拘束。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中翠竹与双禽共处的宁静画面。首句“翠竹寒消雪未收”以“翠竹”为背景,渲染出冬日雪景的清冷与静谧,同时“寒消雪未收”暗示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季节转换。次句“双栖梦醒更何求”则通过“双栖”与“梦醒”,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与人类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后两句“君王六合皆灵囿,饮啄飞翔得自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以“君王六合皆灵囿”比喻广阔的天地间都是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的境界,不仅指自然界,也暗含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寓意,即在理想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能够享有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权利。最后一句“饮啄飞翔得自由”则直接点明了这种自由的具体表现——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享受生命的乐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憧憬。

解缙

387首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