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山水
动物
思乡
离别
情感
早春
秋雁

译文

翻译:在荒郊野岭,我斜靠在枕头上,听到鸟儿乱啼的声音,渐渐听到人声从板桥的西边传来。
翻译:在忧愁中寻找诗句,感觉天色都难以明亮起来;在梦中回到家乡的路却容易迷失方向。
翻译:两岸芦苇摇曳,千里大雁飞翔;五更时分,霜月当空,村中鸡鸣声声。
翻译:吴地的朋友来到这里,心情都会变得悲痛欲绝;更何况在高高的城楼上,听到急促的战鼓声。

赏析

这首《客晓》由清代诗人郁植所作,描绘了旅人在异乡清晨的独特感受与心境。首联“欹枕荒郊鸟乱啼,渐闻人语板桥西”,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荒郊野外的清晨景象。诗人独卧异乡,枕着荒凉之地,耳边是鸟儿的乱啼声,渐渐地,远处板桥西传来的人语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孤独与外界联系的场景中。颔联“愁边觅句天难晓,梦里还家路易迷”,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愁绪中寻找诗句,却难以理解天意;在梦中回返家乡,却因道路模糊而迷失方向。这两句诗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颈联“两岸茭芦千里雁,五更霜月一村鸡”,转而描绘了一幅辽阔而静谧的乡村晨景。两岸茭芦随风摇曳,千里的雁群在天空中翱翔,五更时分,霜月之下,村庄中传来一声声鸡鸣。这一联通过丰富的视觉与听觉元素,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尾联“吴侬到此肠先断,况复高城急鼓鼙”收束全诗,情感达到高潮。吴侬,指江南人,诗人在这里自比,表达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愁。高城急鼓鼙,暗示战争或紧急情况,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这一联直抒胸臆,将个人情感推向极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客晓》通过对异乡清晨独特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旅人面对孤独、思乡之情时的复杂心理状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染力。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