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咏物
写景
情感
赞美
山水
植物歌
四季
春季
惜时

赏析

这首诗名为《墙上蒿》,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这首诗,诗人以“墙上蒿”为象征,描绘了其生长环境的艰难与生命力的顽强。首句“墙上蒿,一旬高一尺”,形象地描绘了墙上蒿在短短十天内就能长高一尺的迅速生长状态,展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接着,“回身视根株,知君不能直”,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墙上蒿因生长环境的限制而无法直立生长的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墙上蒿,三春独绵延”,进一步描述了墙上蒿在春天里独自生长的情景,突出了其坚韧的生命力。诗人用“若非年命促,那不愁刺天”表达了如果时间允许,墙上蒿也能达到刺向天空的高度,暗示了即使面对困难,也应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墙上蒿,结根当白日。宁待霜与霰,节枯由触热”,这几句诗通过描述墙上蒿在烈日下扎根、在寒冷的霜雪中依然坚韧不拔,以及在高温下依然保持节操,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坚持自我的精神品质。最后,“墙上蒿,乃界东西邻。成阴苦无多,两处欲市恩”,诗人将墙上蒿比喻为分隔东西邻界的植物,虽然成荫不多,但仍然努力为两边带来恩惠,寓意着即使条件有限,也要尽力为他人带来帮助和温暖。整首诗通过对墙上蒿这一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赞美与向往。

洪亮吉

448首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