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湿
写景
山水
抒情
写花
写鸟
写山
写水
秋天
酣歌
林径

译文

每天都到西园去饮酒,美丽的花朵掩映着洞门开放。
水面上飘着香雾,显得空气湿润,青山簇拥着晴朗的天空,云朵在山间紫翠交织。
在林间小径上感受微风,看燕子飞舞,在石桥上听细雨中黄莺的鸣叫。
喝得酣畅后回望,双峰似乎更近了,落日时分松树的声响在万壑中回荡。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云亭萧氏园池杂兴次韵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园林景象。首句“日日西园载酒来”,展现了诗人常在此处饮酒赏景的生活情趣。"好花深映洞门开",写出了园中花朵盛开,洞门洞开,景色宜人。颔联“水涵香雾空青湿,山拥晴云紫翠堆”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上雾气缭绕,仿佛带着香气,与天空的青色融为一体,山峦则被晴朗的云彩装点得如堆砌的紫色翡翠,色彩斑斓。颈联“林径微风看燕度,石桥细雨听莺回”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动态画面,微风吹过林间小径,燕子轻盈掠过,细雨打在石桥上,莺鸟的歌声在雨中回荡,动静相宜,富有生机。尾联“酣歌却望双峰近,落日松声万壑哀”以诗人醉酒后的感受作结,回首望去,双峰近在咫尺,夕阳余晖下,松涛声在山谷间回荡,显得苍茫而哀婉,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萧氏园池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此处的闲适与情感波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城南行
宋·刘攽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悽恻。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念奴娇·和姜白石
清·顾太清
湖亭依旧,记从吾游者,二三仙侣。今日莲花开已遍,翠盖团团无数。荷露烹茶,碧筒吸酒,又听萧萧雨。远山遮尽,片云应是催句。欲暮白鹭成行,避人沙渚,拍拍冲天去。争忍西风容易落,.....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