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寐
有
怀
故
里
南
涧
旧
游
东
槐
西
杨
乌
乱
鸣
,
初
昏
嘈
杂
到
深
更
。
羁
怀
自
是
愁
无
着
,
清
梦
何
曾
睡
得
成
。
戍
垒
月
高
千
杵
急
,
纸
风
定
一
灯
明
。
却
思
武
姥
峰
前
夜
,
卧
听
萧
郎
弄
笛
声
。
思乡怀古
秋节写景
情感抒发
离别悼亡
地点
写景
译文
东边的槐树和西边的杨树上,乌鸦乱叫,从黄昏开始嘈杂声一直持续到深夜。
心中的愁绪自然无法排解,清晰的梦境也未曾实现。
守卫的堡垒月色高照,千声杵响急促不停,纸上墨迹风定后,一盏灯独自明亮。
回想起武姥峰前的那个夜晚,我曾躺下聆听萧郎吹奏的笛声。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不寐有怀故里南涧旧游》描绘了一幅夜晚思乡的画面。首句“东槐西杨乌乱鸣”,以乌鸦的嘈杂叫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凄凉,暗示诗人内心的纷扰。"初昏嘈杂到深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和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羁怀自是愁无着"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愁绪无处安放,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清梦何曾睡得成"则写出诗人连清梦都难以实现,足见其愁苦之深。后两句“戍垒月高千杵急,纸鹞风定一灯明”通过描绘边塞戍楼的景象,借月光和夜深时分的军营鼓声,寓含战事和离乱之意,增添了诗的厚重感。而“纸鹞风定一灯明”则以孤独的一盏灯火,象征着诗人内心对家乡温暖的渴望。最后,诗人回忆起在武姥峰前的旧日时光,“卧听萧郎弄笛声”,那悠扬的笛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更添了几分乡愁和怀旧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生活中的孤寂之感。
猜您喜欢
题万年妙莲阁
宋·王钦臣
石桥飞锡断遗踪,挥麈谈禅想旧丛。万萼莲新青嶂外,十围松老白云中。他年宴坐开华构,当日咨承拟顺风。岁晚丹丘如可约,杖藜相引欲烦公。
水调歌头·中秋夜城西楼望月和东坡
清·郑文焯
楼阁夜明水,枫冷雁横天。不知今夕何夕,对此思华年。记我骑云飞去,曾到广寒仙宇,天袂至今寒。云外小垂手,声在步虚间。罢歌舞,何处篴,又惊眠。十洲三岛,在眼一镜万沤圆。画鼓连.....
送张逸人
明·恩䥓
楝子花开香雨晴,乍逢还别若为情。不知流水将人意,送过南沙第几程。
德兴县晚发黄柏渡迟陆宪使
明·王慎中
旌骑参差发,思君不得俱。应同残月影,只隔碧山呼。杂树临溪口,停车向路隅。舟人催早涉,不识我心须。
西天门候祀
明·李梦阳
瑶坛暮雪尽,月出禁门西。地静鸣珂碎,沙寒簇仗低。台官移斗柄,卫士扫云梯。遥识龙文气,争传法驾齐。
鲸背吟二十二首(其二十一)直沽
元·宋无
直沽风月可消愁,标格燕山第一楼。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
题画
明·高启
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过荷花。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
宁古塔杂诗(其十一)
清·杨宾
笑语乡音杂,衣冠上下同。十年乘堡障,一半是王公。辛苦头多白,沙尘眼易红。莫因迁闾左,错比五陵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