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和
七
夕
应
令
今
宵
星
汉
共
晶
光
,
应
笑
罗
敷
嫁
侍
郎
。
斗
柄
易
倾
离
恨
促
,
河
流
不
尽
后
期
长
。
静
闻
天
籁
疑
鸣
佩
,
醉
折
荷
花
想
艳
妆
。
谁
见
宣
猷
堂
上
宴
,
一
篇
清
韵
振
金
铛
。
七夕节
写景
抒情
咏物
写花
荷花
佳节
爱情
赞颂
写星河
秋天节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七夕佳节之下的美好场景。开篇“今宵星汉共晶光”即设定了一个明亮、清澈的夜空,星辰与银河一同闪烁着晶莹光芒,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浪漫的氛围。“应笑罗敷嫁侍郎”则是对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之情的描绘,通过“笑”字表达了喜悦与美满的情感。接下来的“斗柄易倾离恨促”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这里的“斗柄”指的是北斗星座,用来计时,暗示着夜已深,时间不多。而“河流不尽后期长”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祝愿。“静闻天籁疑鸣佩”一句通过耳边传来的天籁之声,营造出一种超自然而又神秘的感觉。这里的“鸣佩”可能暗指着某种乐器的声音,或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美好声音。“醉折荷花想艳妆”则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对美好的场景进行了想象,通过折取荷花来比喻对爱情的追求和享受。最后,“谁见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韵振金铛”展示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面。这里的“宣猷堂”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或者是指某种高贵的宴会地点。“一篇清韵振金铛”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宴会中所吟咏之诗词的赞美,这些诗词如同金属般铮铮有声,充满了清新的韵味。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七夕节气的描写和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回响,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美好时光以及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
徐铉
431首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临江仙·七夕
清·华文炳
金井碧梧吹落叶,一天凉意初秋。水晶山枕看牵牛。情随今夜尽,恩是隔年留。可惜长生欢意绪,说来花泪盈兜。彩云散尽水空流。绛纱银烛暗,空照月如钩。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采菱曲(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绿柳横塘曲,沧湾是妾家。菱歌不解唱,秋水照荷花。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