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宜
娇
·
咏
水
仙
,
次
石
君
韵
艳
比
冰
清
,
影
和
春
瘦
,
谁
识
个
侬
仙
韵
。
小
立
亭
亭
,
半
眉
新
月
,
粉
颊
娇
烘
微
晕
。
东
风
背
却
,
便
梦
里
、
芳
期
无
准
。
漫
思
量
、
我
见
犹
怜
,
镜
边
愁
拢
云
鬓
。
斜
坐
倚
、
熏
笼
未
烬
。
低
笑
试
拈
来
,
玉
葱
纤
印
。
绝
世
丰
姿
,
出
尘
标
格
,
词
笔
将
伊
描
尽
。
而
今
冷
淡
,
可
记
得
、
江
皋
离
恨
。
早
猜
详
、
怨
果
三
生
,
旧
情
休
问
。
咏物
写花
情感
思乡
思念
爱情
赞颂
山水
译文
她的美丽胜过冰的清纯,身影与春光相映,谁又能识得她那如仙子般的韵味。
她亭亭玉立,新月般的眉毛下,粉嫩的脸颊微微泛红,显得娇媚动人。
东风背弃了她的期待,就连在梦中,芳香的约会也没有了准信。
漫无目的地思量,我见到了她都如此喜爱,她那镜边的愁容和云鬓的忧虑。
她斜坐着,熏香炉里的香烟还未燃尽。她低笑着,轻轻拿起某物,玉葱般的手指留下了纤细的印记。
她那绝世的丰姿,超脱尘世的标格,用词笔也难以完全描绘出她的美丽。
而今的冷淡与疏离,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在江边的高台上的离别之恨?
早已经洞察了这怨果的三生三世,旧日的情谊就不要再问了。
赏析
此诗以水仙为题,描绘其冰清玉洁之姿与春日之瘦,赋予其仙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水仙在小亭中独立的姿态,仿佛新月般轻盈,脸颊微晕,如同少女的娇羞。东风吹过,却让这美好时光变得飘忽不定,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接着,诗人想象自己与水仙相遇的情景,即使在镜前也为其愁容所动。水仙斜倚熏笼,低笑间,手指如玉葱般细腻,更添几分绝世风姿。诗人用“出尘标格”来形容水仙超凡脱俗的气质,并通过词笔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仙似乎变得冷淡,让人不禁猜测其背后的故事——是否是江边离别时的哀愁,化作了今日的沉默。诗人以“怨果三生,旧情休问”结尾,暗示了水仙心中的复杂情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整首诗以水仙为载体,不仅展现了其外在之美,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情感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