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耀
岿
写景
山水
咏物
地点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山
写雪
庐山

译文

匡庐山万丈高,陡峭的山峰直插青天。披着积雪,越过深涧,登上山崖的顶端。
(这里形容人很多,)肩并肩地走着。
山上有座天池寺,是自我命令建造的。寺庙闪耀着金碧辉煌的光芒,法器、法物都与众不同。尽管经历了多次灾难,但它依然屹立不倒。
一两位老僧出来作礼,禅房门打开,允许我在这里安眠。
但(此处指)喧闹声如瀑布的轰鸣,六月里也能感受到寒意。石壁陡峭难以攀爬。
(天池寺)下方是深不可测的峡谷,可以俯瞰云海,听到天籁之音,感觉如同身处人间之外的地方。
谁种了这美丽的海棠?即使是秦始皇也未必能识得它的美。
两千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不要惊讶它无人知晓,只是我迟到了而已,我会将它的美流传下去。
虎豹不能到此,惊吓了燕子,也罕见的乌鸢无法飞到这里。
只有夜里的星星我可以轻易摘取,皓月当空,与各处都同样圆满。
更何况这座山峰名为五老峰,是群仙聚会的地方。我想前往那里追随他们。

赏析

此诗描绘了庐山天池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开篇以“匡庐万丈,崒嵂倚青天”起笔,气势磅礴地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观。接着“披积雪,踰深涧,跻崖巅”,描绘了攀登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却也映衬出到达之不易的美景。天池寺的建造与辉煌,以及历经浩劫仍巍然屹立,体现了其非凡的历史地位。“一二老僧出揖,禅房启,容我安眠”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禅境,仿佛能感受到老僧的慈祥与禅房的幽静。随后,“但喧豗飞瀑,六月昼生寒”则通过瀑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与震撼并存的氛围,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感受到冬日的寒意。“石壁巑岏。仰难攀。下临绝壑,瞰云海,听天籁”进一步展示了庐山的险峻与广阔,以及置身其中时的渺小与敬畏之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相结合,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谁种榭,秦皇帝,海棠妍。二千年莫讶,无人识,迟我至,与流传”这一段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秦始皇与海棠的典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最后,“虎不到,绝惊燕,罕乌鸢。只有夜来星斗,手堪摘,皓月同圆。况峰名五老,天乐会群仙。欲往从焉”以自然界的和谐与神秘收尾,表达了对庐山独特魅力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与自然界的深层次连接与共鸣。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庐山天池寺的壮丽景象,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