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怀旧
悼亡
写景
春天
情感
思乡
闺怨
写鸟
离别
婉约

赏析

这首《摸鱼儿·感旧》由清代诗人曹亮武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词中以“怕东风”开篇,借春风之来去,引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主题。通过“瘦红肥绿时节”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季节更迭、物是人非的感慨。“小楼昔日凝妆处,纵有花枝谁折。”这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往昔繁华的小楼,曾经的美丽与热闹如今只剩下回忆。“眉儿撮。空记取、垂杨院落朦胧月。”这里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主人公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段岁月中特定场景的深刻记忆。“香残粉减,剩壁上莺笺,奁中凤翠,幽恨恁消歇。”这一段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往日的美好逐渐消逝,留下的只有残香、褪色的粉黛、墙上残留的诗句和奁中的凤翠首饰,这些都成为了无法抹去的幽怨与遗憾。“十年事,梁燕至今能说。”这句转折,引入了时间的概念,十年的光阴仿佛被梁上的燕子所见证,它们见证了世事的变迁,却无法言说其中的悲欢离合。“繁弦听罢凄绝。”在音乐的高潮之后,留下的是无尽的哀愁与悲伤,音乐成为了一种寄托,但最终只能让人更加感伤。“明妃偏向燕支嫁,天把红颜埋没。”这里引用了王昭君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无奈,即使如昭君这般美貌的女子,也难逃命运的安排,最终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魂恍惚,似诉尽、当初花底轻离别。”词人的灵魂似乎在诉说着那些在花下轻声告别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不舍。“画图频揭。怅弱影亭亭,竟随春去,杜宇为啼血。”最后,词人通过频繁翻阅画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而这一切美好,最终都随着春天的离去而消失,只留下杜鹃鸟的啼血,象征着无尽的哀伤与遗憾。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丑奴儿·春情
清·沈榛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送郴县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
唐·郎士元
白蘋楚水三湘远,芳草秦城二月初。连雁北飞看欲尽,孤舟南去意何如。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馆郴人忆下车。别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书。
柳含烟·柳
明末清初·屈大均
青青眼,忍看人。人别人离不管,更将烟雨湿残春。与罗巾。红恨绿愁消欲尽,枝上无多风信。一相思作一垂丝。断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