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写景
写花
抒情
夏景
荷花咏
情感
赞美
城市风光
离别

译文

闲来无事读《马蹄》《秋水》。马厩旁的房屋绿荫环绕。
雨后景色愈发清净,池边的轩窗宽敞,水面泛起波纹如縠。两只白鹭在水中飞翔、沐浴。
莲藕花高高矗立,翠绿的荷叶像一幅幅画作。荷叶下倚着红玉般的茎杆。
香气扑鼻,阵阵香风中夹杂着十里芬芳,究竟为谁拂去酷暑。
美丽的女孩划着船桨,摘下满满的荷房。傍晚时分采莲时唱起一曲歌,歌声连绵不断。
此时天空与水面都像刚洗过一样清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荷塘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之美与自然之静谧。诗中“马蹄”与“秋水”似乎并非直接关联于荷塘景象,可能为诗人行踪或心境的隐喻,增添了一层悠远的意境。而“傍舍丛阴绿”则直接引入了荷塘周围的环境,绿树环绕,为荷塘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雨过看逾净,池轩敞波纹縠”描绘了雨后荷塘的清新与宁静,雨水洗净了尘埃,池面波纹如细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荷塘的独特风貌。接着,“两两飞鹭浴”则引入了动态的元素,两只白鹭在水中嬉戏,为画面增添了活力。“藕花矗,翠盖圆如幅”是对荷花的直接描写,矗立的荷花如同翠绿的伞盖,圆润而饱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倚红玉。香风十里,为谁吹尽炎燠”则进一步渲染了荷花的美丽与香气,十里香风,为炎夏带来一丝凉意,暗示荷花不仅美丽,还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娇娃荡桨,摘得荷房盈掬”描绘了少女在荷塘中划船采摘荷房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薄暮采莲歌一曲。声续。此时天水新沐”则以日落时分的场景结束,少女的歌声在天水之间回响,仿佛是对一天美好时光的赞歌,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荷塘之美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