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桑
子
·
闺
词
四
首
(
其
一
)
梨
花
落
处
逢
寒
食
,
细
雨
如
愁
。
轻
冷
如
秋
。
香
裹
金
猊
一
缕
柔
。
踏
青
孤
负
邻
娃
约
,
谁
劝
梳
头
。
不
印
莲
勾
。
锁
住
闲
情
十
二
楼
。
写景
节日
闺怨
情感
写花
冬天
译文
在梨花落下的地方恰逢寒食节,细雨绵绵,像忧愁一样。天气轻冷,如同秋天。
香炉里燃着的香烟柔和地飘散,我错过了与邻家孩子的踏青之约,没有人劝我梳妆打扮。
不需要印上莲钩的印记,因为我的心情被紧紧地锁在十二层高楼之中。
赏析
这首《采桑子·闺词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曹亮武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世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面对春景时的孤独与哀愁。首句“梨花落处逢寒食”,点明了时节,梨花飘落的景象与寒食节的氛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接着,“细雨如愁”一句,将雨丝比作愁绪,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郁情绪。随后,“轻冷如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之中。“香裹金猊一缕柔”描绘了女子室内的一抹温馨,通过燃烧香料的场景,暗示了她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这种温暖与美好只是短暂的,因为接下来的“踏青孤负邻娃约,谁劝梳头”两句,揭示了女子因某种原因未能外出踏青,辜负了与邻家女孩的约定,连梳妆打扮的心情都没有,可见其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不印莲勾。锁住闲情十二楼。”这两句表达了女子情感的封闭与压抑。她无法将自己的情感释放出来,就像被锁在了十二层的高楼中,无法触及外界的自由与快乐。这里的“莲勾”可能是指一种装饰品或情感寄托,但最终被“锁住”,象征着她情感的束缚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情感丰富而深刻。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