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青
山
寺
窈
窕
招
提
入
翠
微
,
碧
波
千
顷
照
岩
扉
。
白
头
人
向
斜
阳
立
,
黄
帽
僧
冲
细
雨
归
。
芳
树
远
从
湖
外
见
,
残
云
纷
绕
雁
边
飞
。
分
明
一
片
佳
山
景
,
却
忆
松
边
笋
蕨
肥
。
写景
山水
地点
青山寺
季节
秋天
动物
大雁
赞美
译文
窈窕的古寺掩映在青翠的山林间,千顷碧波映照着山岩的门户。
白发的老人向着夕阳伫立,戴着黄帽的僧人冒雨归来。
远处的湖边可以看到繁茂的树木,残云环绕着大雁飞行。
明明是一片优美的山景,却想起了松树旁边嫩笋和蕨菜肥硕的情景。
赏析
这首宋代诗人钱绅的《题青山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窈窕招提入翠微”开篇,巧妙地将寺庙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暗示了佛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接着,“碧波千顷照岩扉”一句,通过水波倒映着寺庙之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氛围。“白头人向斜阳立,黄帽僧冲细雨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两位人物的不同状态:一位老人在夕阳下站立,似乎在沉思或等待;另一位僧人顶着细雨归来,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坚韧。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人生的沧桑与佛教的慈悲,也暗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轮回。“芳树远从湖外见,残云纷绕雁边飞”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远处的树木与湖面相映成趣,天边的云彩与南迁的大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美丽景象。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寓意着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最后,“分明一片佳山景,却忆松边笋蕨肥”一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松林下的美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山寺及其周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回忆。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