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从
驾
诗
黄
山
猎
地
广
,
青
门
官
路
长
。
律
改
三
秋
节
,
气
应
九
钟
霜
。
曙
影
初
分
地
,
暗
色
始
成
光
。
高
旆
长
楸
坂
,
缇
幕
杏
间
堂
。
射
马
垂
双
带
,
丰
貂
佩
两
璜
。
苑
寒
梨
树
紫
,
山
秋
菊
叶
黄
。
华
露
霏
霏
冷
,
轻
飙
飒
飒
凉
。
终
惭
属
车
对
,
空
假
侍
中
郎
。
写景
秋节
咏物
菊花
写山
情感
思乡
佳节
季节
秋季
华丽赞美
译文
黄山狩猎的场地非常广阔,青门官府的道路十分漫长。
秋天过后,时间发生了变化,气温也随着九月的寒霜降临而开始变低。
天刚蒙蒙亮,光线开始与黑暗分割开来,大地渐渐有了光亮。
高高飘扬的旌旗在长长的大道上展开,官府内部如幕布般保护着的居室紧闭在青树环绕之中。
猎人们跨着马背,身上垂挂着双带,身上佩戴着丰貂的装饰品和两片玉璜。
花园里的梨树被寒气染成了紫色,山上的秋菊叶子则变成了黄色。
晶莹的露水纷纷落下,带来了一丝丝的寒意;轻轻的风吹过,带来了凉爽的感觉。
最终我还是无法与那些高官显贵相比,只能空想着侍奉中郎这样的高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重阳节时跟随皇帝出游至黄山狩猎的场景,展现了壮观的自然风光与皇家狩猎的盛况。首联“黄山猎地广,青门官路长”开篇即点明地点与路径,黄山作为狩猎之地广阔无垠,青门官道则延伸至远方,展现出宏大的场面。颔联“律改三秋节,气应九钟霜”通过季节更替和霜降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同时也预示着秋季的肃杀之气。颈联“曙影初分地,暗色始成光”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曙光初现,黑暗逐渐退去,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降临。颔联“高旆长楸坂,缇幕杏间堂”则以旗帜、帷幕等物象,展现了狩猎队伍的壮观与豪华,以及行进中的秩序与氛围。接下来的“射马垂双带,丰貂佩两璜”描绘了狩猎活动的激烈与精彩,射箭者身姿矫健,佩戴着珍贵的饰物,凸显了皇家狩猎的独特风采。尾联“苑寒梨树紫,山秋菊叶黄”通过自然景物的色彩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秋季的氛围,同时“华露霏霏冷,轻飙飒飒凉”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露水和微风,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意境。最后,“终惭属车对,空假侍中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帝王身边侍臣的羡慕之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权力与地位的复杂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皇家狩猎的奢华场面,还蕴含了诗人对季节变迁、个人身份与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王褒
46首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南康除夜(其一)
明·郭奎
去年马上折梅花,今夕匡庐度岁华。风雪苦寒如北土,每因时节恨无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