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武
帝
琅
邪
城
讲
武
应
诏
诗
治
兵
闻
鲁
策
,
训
旅
见
周
篇
。
教
民
良
不
弃
,
任
智
理
恒
全
。
白
日
映
丹
羽
,
赪
霞
文
翠
旃
。
凌
山
炫
组
甲
,
带
水
被
戎
船
。
凝
葭
郁
摧
怆
,
清
管
乍
联
绵
。
早
逢
文
化
洽
,
复
属
武
功
宣
。
愿
陪
玉
銮
右
,
一
举
扫
燕
然
。
边塞
山水
赞美
抒情
励战
斗志
军事
治国
译文
学习兵法策略我深究了《鲁策》,关于行军打仗的规律我又参阅了《周篇》。
教导百姓我从未放弃过,任用智谋治理国家才能保持其完整。
太阳映照着红色的羽毛,红色的晚霞映照着绣有翠绿图案的旗帜。
登上山头展示战甲的辉煌,临水时则有士兵乘坐战船。
凝结的芦苇给人以悲壮之感,清亮的管乐之声乍起,连绵不断。
早早地遇到了文化昌盛的时代,又恰逢国家宣扬武功。
我愿意伴随君王右行,一朝能征伐边疆平定边乱。
赏析
这首诗《从武帝琅邪城讲武应诏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王融所作,展现了其对军事训练和治理国家的深刻理解与宏图大略。首句“治兵闻鲁策,训旅见周篇”,以古代圣贤的军事策略为引子,暗示了作者对历史军事智慧的尊重与借鉴。接着,“教民良不弃,任智理恒全”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民众、运用智慧治理国家的重视与坚持。“白日映丹羽,赪霞文翠旃”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军事训练场景,阳光照耀着红色的箭羽,赤红的晚霞映衬着翠绿的旗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军队的威严与气势。“凌山炫组甲,带水被戎船”进一步展示了军队在山川之间的行进与布阵,以及在水上作战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不同地形下军事行动的深刻理解。“凝葭郁摧怆,清管乍联绵”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将是一场艰难而悲壮的战斗。最后,“早逢文化洽,复属武功宣”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时期的向往,以及在和平之后再次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而“愿陪玉銮右,一举扫燕然”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为国家的统一与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目标是扫平边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繁荣。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军事训练和治理国家的深刻见解,也表达了其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强烈愿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王融
92首
王融(466--493):字元长,南朝齐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宰相王导的六世孙,王僧达之孙,王道琰之子,王俭(王僧绰之子)的从侄。他自幼聪慧过人,博涉古籍,富有文才。年少时即举秀才,入竟陵王萧子良幕,极受赏识。累迁太子舍人。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
猜您喜欢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上都(其三)
元末明初·梵琦
双阙上云霄,层城近斗杓。夜开金殿锁,晨赴紫宸朝。月屋闲浮蚁,霜空好射雕。有官兼宰相,谁复似嫖姚。
阿克苏浑巴什河
清·和瑛
地坼长虹渚,天开冷玉峰。穆素融向日,罗卜暗朝宗。一水今如席,三军昔若龙。凿冰千万仞,悬度正严冬。
赠温峤诗
魏晋·孙绰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邈矣哲人,测深钩缅。谁谓道辽,得之无远。既综幽纪,亦理俗罗。神濯无浪,形浑俗波。颖非我朗,贵在光和。振翰梧摽,翻飞丹霞。爰在冲乱,.....
镇远楼四首(其一)
清·袁州佐
高阁巃嵷俯大荒,雄开四极控诸羌。千峰雪映金城晓,万树春融紫塞霜。海外共球方辐辏,云边旌旆正悠扬。相从胜日陈尊俎,惟有绸缪预彻桑。
赐新罗王
唐·李隆基
四维分景纬,万象含中枢。玉帛遍天下,梯杭归上都。缅怀阻青陆,岁月勤黄图。漫漫穷地际,苍苍连海隅。兴言名义国,岂谓山河殊。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诚.....
昌平城楼望居庸关作
明·李先芳
楼外群山拱帝畿,朔云燕树晚霏微。孤城落日催刁斗,九月微霜浸铁衣。海气东来千嶂合,关门中断一鸿飞。万家烟火行营外,笳鼓风高塞马肥。
漫兴十九首(其四)
元末明初·王冕
四川听雨化,三辅受风清。但得公行道,何劳苦用兵?关山无阻碍,淮甸渐清平。闻说招民义,衔哀事远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