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
写景抒情
怀古咏物
赞美山
边塞风情
哲理思考

译文

老马因长途跋涉而疲惫,归巢的鸿雁却心满意足地飞入深林。
庐山与江左相连,这里的景色早已引起了我的诗情。
樵夫居住的川流遥远在何方?他们又怎能理解南方的音乐呢?
曾三度访问范家门下,保存香火祭祀的传统是我们的初心。
丞相因某事而生气,竟然想窥视我们(此处应指欲侵犯我们的领土或对我们有所不满)。难道你不知道我新种的梅花已经历经风霜雨雪吗?
谁与我一起种植竹子,在这样的一片地方共同度过阴晴雨雪。
可惜的是,我们粮食不足,无法下定决心辞去官职。
身处困境时感到进退两难,只能搔首顿足,独自饮酒解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经世事的老者,骑着疲惫的马匹,踏上归家的长路。鸿鸟已深入林中,是老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写照。庐山与江左的共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久已费越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沉浸和自得。樵川之邈何方,是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与无奈的表达。岂解操南音,则是诗人希望能够听到来自南国的乐音,以慰藉自己的心灵。三书光范门,香火盟初心,显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和故土的深情。颇闻丞相嗔,竟欲烦窥临,是诗人对于现实政治局势的不满与无奈之情。而宁知新种梅,条条雪霜侵,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虽然生活困顿,但仍然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谁与旋移竹,艺此十亩阴,是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微薄成就的自豪。所嗟饭不足,未能决投簪,则是诗人的无奈和对现实困境的哀叹。出处方两难,搔首成孤斟,是诗人在困顿中寻找出路的艰辛,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生活体验。

方岳

1488首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您喜欢

寓言
唐·韦庄
黄金日日销还铸,仙桂年年折又生。兔走乌飞如未息,路尘终见泰山平。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清·刘绎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
唐·罗隐
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仙境是谁知处所,人间空自造楼台。云侵朱槛应难到,虫网闲窗永不开。子细思量成底事,露凝风摆作尘埃。
溪上吟
宋·黄庭坚
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及汝知悔时,万事蓬一窠。青青陵陂麦,妍暖亦已花。长.....
新居六咏(其五)克斋
宋·陈文蔚
燕坐焚清香,日永袅烟篆。妙处良独知,功收物欲战。
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身成仁者也并为发之
宋·林景熙
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齿。胡为浪自悲,怀古泪纷委。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沈骨不沈名,清风两江水。或云非正命,是昧舍生理。归全岂发肤,所惧本心毁。哭父天为惊,忧君国将燬。于.....
寄南塘老人张子真
元·耶律楚材
张侯风味讵能忘,黄米曾令我一尝。抵死解官违北阙,达生遁世钓南塘。知来何假灵龟兆,作赋能陈瑞鹤祥。岂是西边无土物,不如诗句寄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