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笛
箫
韶
九
奏
韵
凄
锵
,
曲
度
虽
高
调
不
伤
。
却
见
孤
村
明
月
夜
,
一
声
牛
笛
断
人
肠
。
写景抒情
田园
情感思乡
动物牛
夜
明月
译文
优美的箫韶乐曲连续演奏,音韵凄凉而激昂,虽然曲调高雅,却不让人感到哀伤。
然而在寂静的村庄明月之夜,突然传来的一声牛笛,却让人心碎断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的月夜景象,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声音和寂静的环境,表达了独特的情感体验。"箫韶九奏韵凄锵"中,“箫韶”指古代的一种乐器,其声音在这里被描绘为九曲之声,每一曲都带着凄凉的韵味,但即便如此高亢的旋律也没有出现不和谐的地方。这样的比喻强调了音乐的美妙与震撼人心。"曲度虽高调不伤"则是对上句的进一步阐述,说明尽管乐曲达到很高的音阶,但依然保持着完美的和声,没有丝毫破绽。这里的“曲度”指音乐的旋律,“调不伤”表达了音乐之美。然而,在这之后,诗人却转向了对月夜景象的描写:"却见孤村明月夜",突出了一个与先前乐器声相对比的宁静场景。这里的“孤村”给人以寂寞和偏远之感,而“明月夜”则是中国古诗中常用来表达清澈、宁静和孤独情怀的一种意象。最后一句"一声牛笛断人肠",通过一个突兀的牛笛声响彻了这宁静的夜晚。"牛笛"是牧童所吹的乐器,它的声音粗犷而充满乡土气息。而“断人肠”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声音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音乐与自然景物、静谧与突兀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起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
韦庄
374首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您喜欢
山中偶作五首(其三)
宋·释守卓
坐石吊孤影,看云笑此身。蒲团无限意,分付与何人。
吾庵
宋·蔡肇
怜吾居处似东屯,草棘荒凉郭里村。明月有情先入户,青山无事独当门。未能种秫五十亩,且为栽桃二百根。不学灵云觅知解,花时相唤倒馀尊。
戏题
宋·刘敞
薄宦遭百舌,不如归去来。提壶沽美酒,泥滑滑如苔。
墨竹(其二)
元·凌云翰
山童偶敲茶臼,野老闲歌竹枯。明月不离襟袖,好风都在蒲葵。
寄普门上人
唐·刘长卿
白云幽卧处,不向世人传。闻在千峰里,心知独夜禅。辛勤羞薄禄,依止爱闲田。惆怅王孙草,青青又一年。
答谢友人(其一)
明·胡奎
小东门外野人家,昨夜青镫定结花。一片碧云空在望,半规明月可能赊。杖扶紫玉过眉瘦,巾裹乌纱垫角斜。明日更须来看竹,山瓶汲水自煎茶。
夜宿寺前农家
元·欧阳玄
汉南旅店已星稀,倦宿田家带落晖。萧寺依山聊复尔,邺侯送酒是邪非?风餐并觉凉生饭,露坐俄惊月在衣。老子漫游吾漫送,登山临水澹忘归。
幽居
宋·刘过
对面沧浪可濯缨,不思泛舸出春城。浮沈枌社何人重,俯仰茅檐是事轻。玉蕊连屏寒徙倚,蒲萄上架月纵横。江湖老矣无他愿,只欲清阴便得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