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
滪
堆
河
有
砥
柱
山
,
江
有
滟
滪
堆
。
此
皆
一
当
百
,
转
激
生
风
雷
。
碎
石
所
积
成
,
根
结
元
气
胎
。
崭
如
太
古
木
,
历
劫
逃
天
灾
。
扁
舟
出
当
中
,
一
触
愁
崩
摧
。
如
象
复
如
马
,
涨
流
益
喧
豗
。
吴
楚
萃
珍
奇
,
巨
舸
嵯
峨
来
。
关
司
启
闭
严
,
争
逐
无
迟
回
。
我
行
良
独
难
,
尔
何
嗜
货
财
。
写景
写水
咏物
哲理
情感
忧民
地理
滟滪堆
译文
译文:河中有座坚固的砥柱山,江上漂浮着滟滪堆。
译文:它们都起到了调节水流的作用,水流的冲击力强而有力,产生了风雷之声。
译文:这些地方是由一块块碎石积累形成的,它们聚集在一起,凝聚了地气。
译文:它们的形状就像远古的树木一样壮观,经历了无数的灾难却依然屹立不倒。
译文:一叶小舟从这些地方穿过,稍一触碰就可能因为水流湍急而崩溃损毁。
译文:江水汹涌澎湃,就像大象或马匹在奔跑一样,喧闹声不断。
译文:吴楚地区的珍贵物品都集中在这里,巨大的船只也纷纷驶来。
译文:关卡的工作人员严格把关,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争相追逐,但并不会因为犹豫而停留。
译文:我独自前行确实感到困难重重,而你们又为何如此贪图财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中滟滪堆的壮观景象,以砥柱山和滟滪堆比喻其坚固与危险。诗人通过"一当百"和"转激生风雷",形象地展现了堆石在激流中的威力,犹如太古树木历经劫难依然屹立。扁舟过此,微小的船只面临崩摧的威胁,而大型船只因装载珍贵货物,行驶时声势浩大,如同大象和骏马。吴楚之地的财富汇聚于此,船只争先恐后,关卡守卫森严。诗人感叹自己孤独前行的艰难,同时批评他人对财物的贪婪追求。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姚椿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嘉禾百咏(其十八)马塘泾
宋·张尧同
疑著风波恶,民谣亦畏人。筑塘成堰后,斩马祭河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