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夷
有
感
(
其
八
)
住
月
冷
风
清
三
径
竹
,
猿
啼
鹤
唳
一
窗
云
。
开
门
放
入
前
山
翠
,
试
把
星
儿
柏
子
焚
。
写景
山水
月夜
动物
猿鹤
情感
有感
季节
冬天
场景
开门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山居生活图景。"月冷风清三径竹",设定了一个在明月下,微风习习,竹影摇曳的夜晚场景。"猿啼鹤唳一窗云"则透露出诗人独处山中,偶尔传来猿啼鸟鸣声,窗外是飘逸的云彩,这些都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的"开门放入前山翠",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融入自然的心境。最后"试把星儿柏子焚"则是一种超脱尘俗的象征性表达,或许是在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纯净与高洁。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白玉蟾
1200首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池上居(其三)
清·爱新觉罗·弘历
轩楹俯碧流,槛影座中浮。堪纳水云意,底论大小舟。风前饶乳燕,雨后尚鸣鸠。暇日无馀事,新题每见投。
访衲山长老
明末清初·彭孙贻
衲山野老频相顾,十日柴扉九不开。祗为看云人未返,空劳候客鹤飞回。高城雪下悲风动,大泽烟横朔雁来。试挟孤筇问萧寺,西郊应巳见寒梅。
北风行
明·朱应登
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南风吹山山不移,北风吹海海欲立。嗟哉!南风不与北风竞,物理自尔非相袭。轩辕台前烛龙晦,纥干山头冷雀泣。黄鹄摩空不得下,苍鹰愁枯湿。行人戢足不敢行,.....
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六首(其二)
宋·陆游
村南村北纺车鸣,打豆家家趁快晴。过尽水边牛迹路,岭头猿鸟伴闲行。
初登金山得句(其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万叠银堆一点青,到来旷若换尘形。奔腾扬子原标胜,突兀金山更表灵。劫外沧桑凭水阅,空中楼阁借云停。江天无尽心如尔,顿使吟情入杳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