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春景
咏物
节日
寒食节
情感
宫怨
写花
桃花
地点
禁林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首句“宿雨初收禁林寂”,描绘了雨后初晴,皇家园林中一片寂静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又平和的感受。接着,“玉斧临窗看春色”,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透过窗户,玉斧(可能象征着某种精致的工具或器具)所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春景,暗示了自然界的复苏与生命的活力。“蒺藜沙上煖尘飞”一句,将画面转向了另一处场景,描述了沙地上温暖的尘埃在微风中飞扬的情景,这里的“蒺藜”可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前文的春色形成对比,暗示了自然界中的不同面貌和生命力的多样性。最后一句“何处人间作寒食”,则将视角拉回人间,提出一个疑问:在这样的季节变换中,何处有人在进行寒食节的习俗活动?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后,人们会在此时祭扫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时间流转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层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复杂性,同时也触及了人类情感的层面,引人深思。

虞集

473首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谢送妃子园荔枝
宋·韩维
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妃子园名犹未改,一笼丹实寄闲人。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芍药诗(其三)
宋·王禹偁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人日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
唐·李适
朱城待凤韶年至,碧殿疏龙淑气来。宝帐金屏人已帖,图花学鸟胜初裁。林香近接宜春苑,山翠遥添献寿杯。向夕凭高风景丽,天文垂耀象昭回。
秀华续咏(其三十)刘采春
清·黄金石
浙东风味果何如?廉访句留十载余。领略镜湖春色好,因循原不为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