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李
前
峰
兵
部
赵
竹
里
文
学
集
侯
氏
东
墅
信
宿
二
首
(
其
二
)
故
人
复
此
地
,
不
醉
欲
如
何
。
世
事
杯
中
尽
,
年
华
镜
里
过
。
孤
云
留
阁
树
,
残
日
挂
烟
萝
。
惆
怅
王
孙
去
,
门
前
芳
草
多
。
怀旧抒情
山水田园
悼亡离别
咏物哲理
情感友情
译文
老朋友再次来到这个地方,不喝醉怎么能够表达我们的情谊呢?
世间的事情都尽收在酒杯之中,年华像水一样从镜中流过。
孤云停留在楼阁旁的树上,残余的日影挂在烟雾缭绕的藤萝之间。
惆怅的是王孙已经离去,门前已经长满了茂盛的芳草。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名为《同李前峰兵部赵竹里文学集侯氏东墅信宿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东墅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故人复此地,不醉欲如何”表达了诗人与老友再次相聚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畅饮的心情。接下来,“世事杯中尽,年华镜里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世事比作酒杯中的液体,年华比作镜中的影像,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在酒宴中寻求暂时忘却现实烦恼的愿望。“孤云留阁树,残日挂烟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孤云仿佛停留在树梢,残阳则挂在烟雾缭绕的藤蔓之上,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静默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惆怅王孙去,门前芳草多”以“王孙”这一典故,借指友人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惆怅,同时门前芳草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相聚饮酒、时光流逝、朋友离别等场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意味。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寂寂
宋·吴锡畴
寂寂闭门坐,身閒心太平。豆花含雨重,梧叶坐秋鸣。道路风波恶,山林梦寐清。少狂无复在,未减是诗情。
寄精严谷堂老宿二十年欲访谷堂观笔法因循去未得偶逢水西客沉吟久之因寄此诗
宋·林亦之
隔浦娟娟古佛庐,几回欲去更踟躇。欲誇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见说交情多隽达,每惭识面尚生疏。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
同罗曜文夜饮从弟华宅
明·欧大任
闻有一斗酒,相携倒接䍦。主人非北海,词客似南皮。山月照弹瑟,溪风吹钓丝。秋怀今夕赋,偏赏惠连诗。
董静传挂冠四圣观
宋末元初·仇远
静挼秋渌洗荷衣,问隐孤山只鹤随。得酒可谋千日醉,挂冠犹恨十年迟。云和家有仙人谱,石鼎今无道士诗。莫对梅花谈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
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唐·皮日休
万家无事锁兰桡,乡味腥多厌紫虈。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俨遮桥。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鸟群高欲避潮。唯望旧知怜此意,得为伧鬼也逍遥。
寄福州太守孙莘老龙图
宋·释道潜
公生自淮海,弱不游群儿。良哉白玉质,烱烱无磷缁。澡身以道德,馀弃为文词。端能处庠序,邈有孔孟姿。一朝擅高名,卓然动京师。馀辉耀天末,烨烨如斗箕。校雠芸阁中,精义无参差。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