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离别情感
思乡思念
春天
咏物

译文

孤独地待在重重院门之内,在小院中徘徊不已。
一旦唱起《子夜》歌,三月的春风就会拂面而来。
梦中的愁绪繁多且纷乱,写诗因为思绪的痛苦而更加工整。
杜鹃鸟知道无限的遗憾,花儿虽红却无法胜过这沉重的忧愁。
长时间的分别使我们的肠子仿佛要打结,远方的人儿,你也应是这样的心情吧。
这并不是通往地府的路,也不是天上月宫的所在。
只要心中存有思念,即使生死相隔也能相互见到;人神之间的界限也是可以打破的。
如何能够回归白阁之中?尽管路途似乎只有咫尺之间,但却能胜过无尽的苍穹。

赏析

这首清代蕴端的《无题》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寂寞重门里,徘徊小院中”展现了主人公身处孤寂环境,内心充满思绪,他在重重门内独自漫步于小院之中。接着,“一朝歌《子夜》,三月老春风”暗示了时光流逝,春风吹过却未能带来生机,反而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梦为愁多乱,诗因思苦工”揭示了主人公在梦境和创作中都深受愁绪困扰,他的情感深沉而执着。后两句“鹃知无限恨,花自不胜红”借杜鹃鸟的啼声和盛开的红花,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久别肠应结,遥怜心亦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即使相隔遥远,情感相通。诗人感叹,生死虽隔,但仍有期待,如“生死能相见,仙凡尚可通”。然而,即便近在咫尺,也似乎不如白阁之内的心灵交流来得亲近,“如何归白阁,咫尺胜苍穹”。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深情的心境,以及对超越现实界限的渴望。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