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蕴端
清
16首诗词
- [清] - 蕴端闲谈消永夜,海底出冰轮。译文:在漫长的夜晚,我们闲聊度日,突然海面上升起一轮明月。室暗镫花大,窗明树影真。译文:房间内部灯光照出的灯花特别大,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树影则显得非常真实。拥炉贪暖气,多病减精神。译文:我们围坐在炉火旁贪恋着暖意,然而因病体多疾而显得精神不济。无酒娱诗室,深惭作主人。译文:因为没有酒来助兴和诗歌相娱,作为主人我深感惭愧。
- [清] - 蕴端高僧丈室素壁立,色如积雪光如湿。一位高僧在丈室中面对着白色的墙壁站立,他的脸色像积雪一样洁白,皮肤的光泽如同湿润的玉。卧云主人发清狂,泼翻一斗松煤汁。卧云主人则开始展现出他的清狂之态,他泼洒出一斗松烟色的墨汁。由来笔可补化工,化出苍髯老黑龙。从笔下流出的墨水可以弥补自然的不足,他画出了苍老而长着黑须的龙。老龙惟肯半身见,半身何处藏虚空。这条老龙只愿意展现出它的半身形象,而它的另一半身躯隐藏在何处呢?龙性变化原无穷,头角插戟尾掉风。龙的性情变化无穷,它的头角插着戟,尾巴摇动时带起风。行处雷电云雨从,岂知时序当严冬。它行走之处伴随着雷电和云雨,这景象难道是在严冬时节吗?蛰龙垂首等蛰虫,丰隆捉龙掷壁上,更化百尺之老松。蛰伏的龙低垂着头等待蛰虫,丰隆之神捉住龙并把它扔到墙壁上,再次化作了百尺高的老松树。老松前身是老龙,松龙虽别神灵通。老松树的前身其实是老龙,虽然松树和龙形态不同,但它们都有着神奇的力量和灵性。趺坐犹然风雨后,犹作涛声吼定中。即使在风雨之后,它趺坐的姿态仍然威严,依然能发出如涛声般的吼声。
- [清] - 蕴端连日浓阴积,今朝喜有晴。连日浓阴积累已久,今日终于有晴天喜悦的心情涌现。映苔流水绿,近日乱云明。流水在苔藓上轻轻流过,映射出一片绿意,最近的日子里,乱云散去,天空明亮。旋听凉蝉噪,犹疑夜雨声。突然听到凉蝉的鸣叫,声音中似乎还带着夜雨的余音,让人有些疑惑。归飞梁上燕,毛羽一身轻。梁上的燕子已经归巢,它们的羽毛轻盈飘逸。
- [清] - 蕴端飒飒西风旅雁过,佳期岁月两蹉跎。飒飒的西风中旅雁飞过,美好的时光和机遇都白白地消磨了。赤箫声里三更月,绿酒尊前一曲歌。在三更的月色里,吹奏起赤色的箫声,绿酒樽前响起了一曲歌声。别后几曾通好梦,见时未许托微波。分别之后何时才能再有美梦相通?相见时却又无法用隐约的情波来表达心意。沈郎纵不吟诗瘦,可奈无端《六忆》何?即使沈郎不再吟咏“诗瘦”,也难以抵挡那无端的《六忆》之歌的深情。
- [清] - 蕴端夜见旄头闪闪明,羽书烽火乱纵横。夜空中,旄头星闪闪发光,烽火台上的信号混乱交错。孤身方就南归计,半路重登北去程。独自计划着南归的行程,却在半路上又改道北行。倦数客途嫌马慢,寒添风力压裘轻。旅途中的疲惫让我抱怨马儿走得太慢,寒风增强,连轻便的皮衣都难以抵挡。迂儒敢道从军苦,从古高阳有郦生。那些迂腐的儒生怎敢说从军是件容易的事?从古至今,高阳之地就有像郦食其那样的勇者。
- [清] - 蕴端千里书来春色明,江南江北动离情。第一行“千里书来春色明,江南江北动离情。”可以翻译为:“从千里之外寄来的书信闪烁着春日的光明,江南江北的人们因离别而心生情感。”别时折尽桥边柳,又见条条叶叶生。第二行“别时折尽桥边柳,又见条条叶叶生。”可以翻译为:“离别时折下的桥边柳树已经枯萎,但又见枝头重新长出条条叶片。”
- [清] - 蕴端人生有大化,天地皆密移。人生经历巨大的变化,天地间万物都在悄悄移动。死亡接老耄,少壮代婴儿。死亡接替老迈,而少壮则代替婴儿的阶段。貌色与智态,爪发与肤皮。人的外貌和神态、手爪的毛发与皮肤的外貌都会随时间改变。随生而随落,非复婴儿时。随着出生与死亡,一切都随之而落,不再是婴儿时期的模样。其间不可觉,俟至后方知。这些变化在过程中难以察觉,等到事情发生后才能明白。
- [清] - 蕴端寂寞重门里,徘徊小院中。孤独地待在重重院门之内,在小院中徘徊不已。一朝歌《子夜》,三月老春风。一旦唱起《子夜》歌,三月的春风就会拂面而来。梦为愁多乱,诗因思苦工。梦中的愁绪繁多且纷乱,写诗因为思绪的痛苦而更加工整。鹃知无限恨,花自不胜红。杜鹃鸟知道无限的遗憾,花儿虽红却无法胜过这沉重的忧愁。久别肠应结,遥怜心亦同。长时间的分别使我们的肠子仿佛要打结,远方的人儿,你也应是这样的心情吧。非关泉下路,岂是月中宫。这并不是通往地府的路,也不是天上月宫的所在。生死能相见,仙凡尚可通。只要心中存有思念,即使生死相隔也能相互见到;人神之间的界限也是可以打破的。如何归白阁,咫尺胜苍穹。如何能够回归白阁之中?尽管路途似乎只有咫尺之间,但却能胜过无尽的苍穹。
- [清] - 蕴端关山月,一年十二度圆缺。白话译文:关山上的月亮啊,每年都会经历十二次的圆缺变化。平时不忍看,况是中秋节。白话译文:平时我都不愿意看这月亮,更不用说现在还是中秋节了。此际穹庐已尽眠,团团独对南来客。白话译文:这个时候,天空已经完全黑了,只有我独自一人在这里,面对着从南方来的客人。关山月,玉宇绝纤尘。平沙明似水,矮树远疑人。白话译文:关山上的月亮高悬夜空,宫殿里非常干净明亮。平展的沙地闪着月光,像是流水一般,矮小的树木在远方看起来若隐若现。关山月,万里共清辉。回想闺阁里,应照流黄机。白话译文:关山上的月亮啊,它的光辉照耀着万里大地。我想到闺房中的女子,她正在织布机上劳作。停梭望明月,泪下沾裳衣。关山月,升自东海湾。白话译文:织女因为看到这轮明月停下了手中的织布机,她的眼泪滴落在衣服上。而关山上的月亮正是从东海湾那边升起来的。经天涉黄道,如输沈西山。白话译文:月亮在天空中穿越,涉及黄道,但是它的位置却比沈西山要低一些。月轮有升沈,人生有往还。白话译文:月亮有升起和落下的过程,人生也有来来去去的经历。月下计归期,白露湿衣寒。白话译文:我在月光下计划着回家的日期,而白露湿透了衣衫让我感觉到了寒意。几时桂魄满,方在故园看。白话译文:什么时候月亮才能达到最圆的状态呢?那时候我应该在我的故乡看到它了。
- [清] - 蕴端漠南斜路落红曛,风叠沙纹作水纹。斜路通向漠南,落日余晖映照着红色的花瓣,风卷起层层沙纹,仿佛水波荡漾。去日野花犹烂漫,归时病叶乱纷纭。离开的那天,野花依然盛开得灿烂,而归来之时,病叶却乱纷纷地飘散。老蛇升树缠虬干,孤雁摩天负鹤群。老蛇爬上树,缠绕在古老的树干上,孤雁飞向天空,伴随着鹤群翱翔。尚在秦关千里外,故乡音信杳难闻。即便我还在秦关之外的千里之外,却难以听到故乡的音信,让我感到杳无音讯的寂寞。
- [清] - 蕴端嗟嗟子列子,居郑四十年。可叹的列子啊,他在郑国住了四十年。国君卿大夫,无人知其贤。国君和卿大夫们,没有人知道他的贤能。子阳不好士,遗粟以人言。子阳不喜欢士人,只留下粮食来谈论他的事迹。当年有饥色,后世称神仙。当年虽然生活贫困,但后世却称他为神仙。
- [清] - 蕴端形动而生影,声动而生响。身体在行动会产生影子,声音在传播会产生回响。无动而生有,自然非勉强。没有任何动作就能自然地产生变化,这是自然的规律,不是人为的勉强。有形必有终,死生互消长。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有终结的时候,生死互为消长,这是宇宙的规律。茫茫天地间,那能常俯仰。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谁又能常常抬头俯身观望呢?鬼者即是归,当作归家想。鬼神就是回归的象征,我们应该把它们想象成是回家的人。死人为归人,生人行何往。死去的人是归人,而活着的人又该往何处去呢?一人失其家,世必为狂荡。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他的家,那么社会必然会变得狂乱和放荡。天下皆失家,曾莫知其枉。天下人如果都失去了他们的家,那就没有人会知道其中的荒谬了。圣人一生死,去来如反掌。圣人的生死,就像手掌的翻转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清] - 蕴端梅雨正凄凄,空庭入望迷。当门不见路,积水已成溪。细草涵烟绿,垂杨覆槛低。晚晴无限好,白日挂檐西。
- [清] - 蕴端君今万卷自堆胸,学稼何须问老农。译文:你如今已经积累了万卷书籍在胸中,学习耕种的技术又何必去问老农呢?当户水深八九尺,隔城山出两三峰。译文:你家门前的水深达八九尺,隔着城市还能看到两三个山峰出现。隐居志似陶弘景,醉卧身同阮嗣宗。译文:你隐居的志向就像陶弘景一样,醉卧的姿态则与阮嗣宗相同。不必邀朋吟败叶,定交愿比后凋松。译文:你不需要特意邀请朋友来一起吟咏枯叶,你坚定的友情就像那经冬不凋的松树一样长久。
- [清] - 蕴端朝发石门驿,行行去莫停。1、早晨从石门驿出发,一路上不要停下来。云低垂地黑,山削倚天青。2、乌云低垂使得天色昏暗,山峦高耸直插云天显得格外青翠。歧路愁萦结,孤城望杳冥。3、面对复杂的岔路感到困惑纠结,眺望孤独的城池笼罩在朦胧之中。一宵闻雨过,溪水没鱼汀。4、一夜之间大雨倾盆而下,溪水涨满淹没了鱼群栖息的沙洲。
- [清] - 蕴端朝战城之南,暮战城之北。早晨在城南战斗,晚上在城北又交战。阗然一鼓两阵交,杀气暗天太阳白。鼓声震天,两军交战,杀气腾腾,连太阳都显得苍白无力。将士奋呼击贼,无不以一当百。将士们奋勇呼喊,杀敌,无人不用命,一个能当百个用。矢石既竭,继以锋锷。自未至申,敌兵乃却。箭和石用完之后,继续用刀剑交战。从早晨打到下午,敌人终于败退。将军战胜气如虎,立马军前点部伍。将军获胜的气势如虎一般,威风凛凛地立在马背前指挥部队。西山日落东山昏,收兵渡河河水浑。西山日落东山暗,收兵渡过浑浊的河水。白骨堆中鬼语聚,黄沙田上寒邻屯。白骨堆积如山,鬼魂聚在一起,黄沙覆盖的田地边,寒冷的村落静默无声。战马惊鸣不肯行,腥风吹透伤刀痕。战马惊鸣不愿意前行,腥风中透出刀剑的伤痕。旧卒三十万,半作离乡魂。旧兵有三十万,其中一半都成为了离乡的亡魂。将军要封侯,未肯入雁门。将军想立功封侯,却不愿进入雁门关去作战。君不见汉李广,数不偶而奇。你没有看到汉朝的李广吗?他虽屡屡受挫却仍保持奇志。又不见班定远,白头归已迟。又没有看到班定远吗?他年老归来已经太迟了。将军兮将军,胡不归享太平时。将军啊将军,你为何不回到太平时期享受安乐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