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园
十
咏
(
其
十
)
锦
亭
帘
幕
临
彫
槛
,
窗
疏
照
烂
霞
。
园
林
初
过
雨
,
风
日
猛
催
花
。
香
入
游
人
袖
,
红
堆
刺
史
家
。
四
时
俱
好
景
,
终
不
似
春
华
。
写景
写园林
写花
春花
赞美
写季节
夏天
写雨
地点
锦官城
译文
译文:雕刻精美的帘幕紧贴着栏杆,透过窗户的疏缝,照进绚烂的晚霞。
译文:雨后的园林清新宜人,和煦的风与温暖的阳光共同催促着花朵盛开。
译文:花香沁入游人的衣袖,红色的花瓣堆积在刺史的家中。
译文:每个季节都有美丽的景色,但最终都不如春天的花朵那样绚烂夺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帘幕临近精美的槛花,窗棂疏散地透出斑驳的霞光,营造出一种淡雅幽静的氛围。园林刚刚经历了一场雨后,空气清新,微风和煦,催促着花朵们竞相开放。“香入游人袖”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春日里花香随风飘散,甚至能钻入行人的衣袖,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是对嗅觉的触动。红色的花瓣堆积如山,与“刺史家”相呼应,不仅形象地描写了春天花开的壮丽场面,还隐喻着繁华易逝,历史沧桑。最后两句“四时俱好景,终不似春华”,意味着虽然四季各有其美,但最令人心动的还是春天那般绚烂多彩。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独特情感的赞叹,也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春愁”主题,即对于春天美好的无限眷恋和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旖旎,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园林之中,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淡雅而又生动的春意。
猜您喜欢
满庭芳·郑圃看菊,并柬主人,即用王大令词原韵
清末近现代初·洪炳文
何处寻芳,满城风雨,秋残又值元冬。柴桑高士,隐约在篱东。种得黄花满地,恍身入绣谷罗丛。更难得,写生妙笔,画老圃秋容。山房开柿寿,屏供翡翠,鸟唤芙蓉。华堂丝竹,异曲同工。惜.....
昼夜乐·同郁彝斋鼎钟、施可斋英兄莲舫集金沙港赏荷
清·黄燮清
游人合是风吹聚。共领略、林泉趣。四围山色飞来,都被酒杯承去。水外烟痕烟外树。衬数点、画中楼宇。随意放中流,好寻他鸥鹭。木兰船系垂杨渡。正红衣、隔秋浦。两般酒气花香,别有醉.....
初夏湖山(其四)
宋·张埴
山灵浑不倦差排,四供相随好雨来。花木成行新膏沐,麻鞋更上一层台。
过秀野亭观赵昌花
宋·朱翌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争辉。此开彼落相背驰,安得坐隅皆见之。剑南老人来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萧然四幅十二枝,规模一出众史卑。妙处天授非.....
题余省仿林椿四季梅(其四)黄梅翠雀
清·爱新觉罗·弘历
五月熟梅雨,三巴浣翠溪。无言类桃李,消得也成蹊。
景伯录示太守湖上唱酬舍弟既赋二章辄亦次韵(其一)
宋·李益谦
鸥鹭惊飞去又回,藕花初为使君开。千山急雨催诗笔,四面清波映酒罍。暂倚高旌留胜赏,有怀别乘约重来。银钩洒落传新句,二妙端知共一台。
和商中丞朱葵(其一)
明·杨继盛
寂寂朱葵着意栽,相投情景自徘徊。每因擎露含珠泣,恐误倾阳带晓开。疏影风移摇夜月,晴烟云拥覆西台。幽香暗度重华殿,时有游蜂送雨来。
张廷慎怡梅卷承钱学士命来索予题为赋三绝(其一)
明·韩雍
阊闾城外俗豪奢,魏紫姚黄总斗誇。何似张君爱清致,另开别墅种梅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