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雪
歌
南
州
大
雪
从
来
少
,
数
日
山
庄
三
尺
厚
。
一
点
游
尘
着
处
无
,
四
檐
明
月
连
宵
有
。
琼
树
应
迷
谷
口
樵
,
玉
蓑
不
脱
溪
边
叟
。
清
池
片
石
叠
寒
毡
,
远
岫
疏
松
排
秃
帚
。
鸢
肩
独
耸
费
吟
哦
,
鹤
发
相
辉
惜
衰
朽
。
梅
清
竹
瘦
转
凭
陵
,
鸟
仆
猿
僵
罢
飞
走
。
孤
烟
冷
舍
自
无
聊
,
横
宝
当
途
谁
得
取
。
宜
消
瘴
疠
拯
群
黎
,
忽
报
丰
登
随
众
口
。
高
士
轩
中
爱
煮
茶
,
将
军
帐
下
催
斟
酒
。
种
石
辛
勤
璧
在
田
,
照
书
烂
漫
珠
盈
斗
。
阴
崖
北
向
云
影
开
,
旭
日
东
来
涧
声
吼
。
眼
前
光
景
渐
消
磨
,
石
门
天
柱
长
回
首
。
写景
写雪
抒情
自然赞美
冬天
田园
情景交融
咏物
译文
南方的大雪很少见,但在这几天里,山庄里却积了厚厚的三尺雪。
一点尘土也找不到,明月挂在檐下,整夜明亮。
琼树应该迷路了谷口的樵夫,玉蓑则被溪边的老人一直穿着。
清池旁的片片石头铺成寒冷的毡毯,远处的山峰上稀疏的树木排列成秃毛的扫帚。
山峰如鸢的肩膀独自耸立,让人费尽心思去吟咏赞美,鹤的白色头发与其它景象交相辉映,只可惜岁月已老。
梅花清香、竹子瘦劲的形象更加突出,鸟儿呆滞、猿猴僵硬,无法飞翔行走。
在孤烟冷落的房屋中感到无聊,横卧的宝石和挡道的珍宝却无人能取。
这场大雪应该能消除瘴疠之气,拯救众多百姓,忽然听说丰收在望,人们欢欣鼓舞。
高士们在轩中喜欢煮茶品饮,将军们在帐下催促着斟酒畅饮。
辛勤耕种的石田里种着宝石般的作物,照着书卷的灯光灿烂夺目,如同明珠满斗。
阴暗的山崖北面云影散开,旭日从东方升起,山谷中传来吼声。
眼前的美景逐渐消逝,石门天柱长久地回望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罕见的大雪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庄被厚厚的雪覆盖后的静谧与清冷。"琼树应迷谷口樵,玉蓑不脱溪边叟"形象地刻画了雪后山野的宁静,樵夫和老人都沉浸在这份洁白之中。诗人感慨岁月流逝,梅竹清瘦,禽鸟栖息,寓言人生的孤独与衰老。雪景的美丽也带来了希望,诗人期待它能消除瘴疠,给百姓带来丰收。不同的人对雪有着不同的感受,高士在轩中品茗,将军则催促斟酒庆祝。诗人还借雪中的奇石,比喻辛勤耕耘的成果,以及读书的乐趣。随着阳光洒落,山谷回荡着涧水声,尽管眼前的美景逐渐消逝,但诗人仍对石门天柱般的壮丽景色难以忘怀,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的敬畏和对过去的怀念。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生活气息的咏雪诗。
蓝仁
525首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