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
翁
升
小
楼
同
翁
晋
作
开
尊
谁
是
主
,
但
饮
不
须
疑
。
密
坐
皆
无
次
,
同
来
似
有
期
。
溪
山
留
客
易
,
风
雨
下
楼
迟
。
别
后
还
相
忆
,
梅
花
怅
满
枝
。
写景抒情
友情
季节
山
水
离别送别
梅花
友情思念
译文
开尊谁是主,但饮不须疑:举起酒杯,无需询问谁是主人,只管畅饮即可,无需犹豫。
密坐皆无次,同来似有期:大家密密地围坐在一起,没有固定的次序,仿佛大家一起来这里是有预定的约会。
溪山留客易,风雨下楼迟:溪边山间的景色让客人留恋,容易忘记离去;但风雨交加,使得人们下楼离开变得迟缓。
别后还相忆,梅花怅满枝:分别后,我们还是会互相思念;那满枝的梅花也让人感到惆怅。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吴梦旸的《饮翁升小楼同翁晋作》描绘了一幅饮酒聚会的场景。首句“开尊谁是主”以疑问的方式,点出主人身份的不确定,暗示了聚会的随意和欢乐气氛。接着,“但饮不须疑”强调了饮酒的愉悦,不必拘泥于礼节,展现出朋友们畅快对酌的轻松氛围。“密坐皆无次”描述了众人围坐在一起,没有固定的席位,显示出亲密无间的友情。而“同来似有期”则表达了大家相聚的期待和默契,仿佛每一次的聚会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接下来,“溪山留客易”运用了山水意象,表达出自然景色的魅力,使得客人不愿离去,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风雨下楼迟”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变化,尽管风雨欲来,但朋友们仍依依不舍,迟迟不愿离开小楼。最后一句“别后还相忆,梅花怅满枝”,以梅花象征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即使分别,彼此的记忆和情感如同梅花般盛开在心头,惆怅而深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饮酒聚会的欢乐、友情的深厚以及离别时的感伤,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猜您喜欢
同万思节藩参各乘小艇泛巨浪取疾赴景府之役奉和一首
明·胡直
朝随疲马赴严程,暮逐轻舠不载旌。一望渔矶惭钓侣,共乘烟浪笑浮生。凤凰山近难移舸,鹦鹉洲回且听莺。鞅掌自怜头欲白,同官独喜得同声。
送僧(其二)
宋·释重显
祖域高亲日未央,家林归去意何长。旧交不识初相见,曾振沧溟夺夜光。
还过豫章同朱子美万吉人茂先青渥次谦集陈士业斋头
明·黎遂球
花际相追不及呼,君家原是我归途。犹堪一夜蕉窗雨,便脱征衫问酒垆。
赠毛渊之
明·邵宝
寒风吹客衣,之子正东归。云影连蓬岛,江光动少微。天边栖凤沼,海上钓鱼矶。折得梅花在,还将寄北扉。
山中早梅雪后喜闺友任归见访
清·上鉴
与君别江树,十年滞行迹。忍使田园苑,可怜秋水碧。道远梦何繇,雁促音难绎。一朝顾柴关,白云惊艳客。涧松青若故,野人贫似昔。午饭供新葵,晚香论《周易》。早梅覆屋红,积雪映峰白.....
寄江朝宗
宋·吴芾
碧云暮合首重回,正拟前村共探梅。耐久直须看岁晚,追欢何必待春来。山中纵有诗千首,花下谁同酒一杯。顾我与君非面友,愿言命驾莫徘徊。
满江红(其七)听琴
宋·王质
纸帐梅花,有丛桂、又有修竹。是何声、雪飘远渚,泉鸣幽谷。红蓼白蘋须拂袖,馀音尚带清香馥。挽素娥青女、问飞琼,谁家曲。韩退之,欧永叔。惚兮恍,恍兮惚。试侧耳,山常似黛,水常.....
答卢雁林来韵
明·成鹫
近水识潮信,盈盈时复消。所思半城市,相望一迢遥。好月不终夕,孤灯难竟宵。故山有丛桂,行矣不须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