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城
道
中
三
杯
成
小
醉
,
行
处
总
堪
诗
。
临
水
知
鱼
乐
,
观
山
爱
马
迟
。
林
塘
飞
翡
翠
,
篱
落
带
酴
醾
。
问
讯
边
头
事
,
溪
翁
总
不
知
。
写景
抒情
咏物
赞美
动物
地点
秋景
情感
怀古
林间景象
写水
城市
译文
三杯酒下肚,我略感微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吟出诗来。
临水而坐,我深知鱼儿的快乐;观山而行,却怜爱着骏马慢行的悠然自得。
林塘之间飞着如翡翠般美丽的小鸟,篱笆围起的地方带有芬芳的酴醾花。
询问边疆的事情,溪边老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麻城道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麻城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三杯成小醉”,写诗人微醺之中,心境轻松愉快;“行处总堪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周围景致的敏锐观察和诗情画意的捕捉。“临水知鱼乐”,通过观察水中的鱼儿,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和谐与乐趣;“观山爱马迟”,在欣赏山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林塘飞翡翠”,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翠鸟在树林池塘间飞翔的景象;“篱落带酴醾”,则是对田园篱笆上盛开的酴醾花的赞美,增添了田园诗意。最后两句“问讯边头事,溪翁总不知”,诗人询问边疆的消息,却得知溪边的老翁对此一无所知,暗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醉游山水、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对边事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
戴复古
989首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