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
铁
镜
明
上
人
同
舟
入
京
蓬
麻
冒
日
气
,
舟
过
风
递
香
。
香
气
入
晚
秀
,
月
色
迷
官
塘
。
此
时
同
载
僧
,
眉
上
生
毫
光
。
心
镜
不
待
磨
,
一
碧
眩
四
方
。
遂
此
终
夕
安
,
推
篷
睇
渺
茫
。
凌
晨
泊
北
津
,
分
手
各
自
忙
。
追
随
游
径
山
,
奈
何
吏
鞅
妨
。
何
时
重
聚
首
,
叙
我
歌
河
梁
。
世
缘
苦
聚
散
,
人
事
多
短
长
。
兴
言
偶
及
尔
,
不
觉
耿
中
肠
。
薰
风
荡
柳
烟
,
吹
面
无
多
凉
。
晨
曦
晒
屋
裂
,
独
恨
冲
尘
黄
。
山水写景
友情离别
情感抒发
抒情
夏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铁镜明上人一同乘船入京途中所见所感。首句“蓬麻冒日气”形象地写出夏日阳光照耀下的蓬草和麻丛,充满生机。接着,“舟过风递香”写船行间飘来的香气,暗示环境清幽,与下文“香气入晚秀”相呼应,傍晚时分香气更显浓郁。“月色迷官塘”描绘了月光洒在官家池塘上的美景,为夜晚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与僧人共度良宵,心境如“心镜不待磨”,内心澄澈。他们期待着旅程的平静,直到“推篷睇渺茫”,遥望远方。次日清晨,他们分别忙碌,诗人遗憾地想着“何时重聚首”,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人生聚散无常,诗人感慨“世缘苦聚散,人事多短长”,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叹。最后两句“薰风荡柳烟,吹面无多凉”描绘了夏日微风拂面的场景,而“晨曦晒屋裂,独恨冲尘黄”则以强烈的对比,表达出诗人独自面对尘世纷扰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旅途中的情感交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猜您喜欢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药室咏六首(其六)
明·薛蕙
移床开药箓,鍊玉闭丹房。五石终朝转,双瞳几岁方。壶中能驻景,天上任飞光。永得长生术,将留不死乡。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望秦川/南歌子(其三)
宋·程垓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拼醉、又何妨。
题万佛堂壁(其一)
明·贺钦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次韵参寥三首(其一)
宋·秦观
武陵渔子入花源,但见秦人不得仙。会有黄鹂鸣翠柳,何妨白眼望青天。
初入浙中三首(其二)
宋·洪炎
我生豫章汭,游宦在京华。百粤非吾土,三吴亦尔家。客星严濑钓,西子越溪纱。一洗眵昏眼,如乘上汉槎。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