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
金
山
寺
二
首
十
月
将
趋
行
在
(
其
一
)
但
过
金
山
便
一
登
,
鸣
钟
出
迓
每
劳
僧
。
云
涛
石
壁
深
龙
窟
,
风
雨
楼
台
迥
佛
灯
。
难
后
诗
怀
全
欲
减
,
酒
边
孤
兴
尚
堪
凭
。
岩
梯
未
用
妨
苔
滑
,
曾
踏
天
峰
雪
栈
冰
。
山水写景
秋日写景
抒情
怀古
写山
写雨
赞美
写景并抒情
译文
当我首次越过金山时,每次有僧人迎接时都会鸣钟相送。
云雾缭绕的石壁深处仿佛是龙居住的洞穴,风雨中的楼台远眺,佛灯显得格外明亮。
经历困难后,我的诗情几乎要消减,但酒后的孤独兴致尚可依靠。
岩石阶梯虽然因苔藓湿滑而难行,但我曾踏过天峰的雪地和冰冷的栈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前往行在途中,经过金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金山寺位于云涛石壁之间,深藏龙窟之中,风雨中的楼台映衬着远处佛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云涛石壁深龙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金山寺所在环境的壮丽与神秘。“风雨楼台迥佛灯”,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宗教元素的结合,赋予了画面以深远的意境。然而,诗人在“难后诗怀全欲减”一句中流露出内心的复杂情感,可能是指经历了某种困难或变故后,诗人的创作热情有所减退。尽管如此,“酒边孤兴尚堪凭”一句又透露出诗人依然能在孤独中找到心灵的寄托,通过饮酒来激发创作灵感。最后,“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攀登艰难之路的不畏和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这里的“岩梯”象征着通往精神高峰的艰难旅程,“苔滑”暗示了路途的不易,而“天峰雪栈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旅程的艰险与高远。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壮美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王守仁
564首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登泰山绝顶
明·李杰
五岳镇坤维,其东雄泰岱。岩岩一何高,屹立霄汉外。神灵所攸钟,秩祀宜万代。我来属深秋,登陟览胜槩。云开旭日升,峰峦新染黛。盘盘上涧谷,石磴豁复隘。凉飙起虚谷,飒飒响灵籁。两.....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