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中
峰
大
师
梅
花
百
咏
(
其
七
)
一
种
翛
然
物
外
神
,
岂
从
今
日
学
韬
真
。
芝
兰
社
里
无
前
辈
,
鸿
雁
天
边
亦
故
人
。
老
去
自
能
耽
白
业
,
梦
来
何
处
著
红
尘
。
上
林
琼
树
知
多
少
,
怪
尔
先
偷
碧
海
春
。
写花
咏物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景
节令
冬季
梅
梦
仙境
哲理
译文
我不再被凡尘所困扰,又岂会从今天开始学习隐藏自己的真性情。
在充满芝兰香气的社交圈中,我找不到德高望重的前辈;在天边翱翔的鸿雁,也仿佛是我的旧友。
随着年岁增长,我更加沉浸于修行之境;在梦中我又来到了远离红尘之地。
知道那皇家园林里有多少琼花仙树吗?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你竟然首先盗取了碧海中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首句“一种翛然物外神”描绘了梅花超脱世俗、独立于世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赞赏。接着,“岂从今日学韬真”一句,表明诗人认为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并非新得,而是长久以来就存在于世间,暗含对传统美德的推崇。“芝兰社里无前辈,鸿雁天边亦故人”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芝兰,表示梅花在高洁之士的圈子中没有前辈可比,同时又像鸿雁一样,是天边的故友,强调了梅花的独特性和与高尚人格的契合。接下来,“老去自能耽白业,梦来何处著红尘”则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更加专注于纯洁高尚的事物,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最后,“上林琼树知多少,怪尔先偷碧海春”两句,通过想象上林中的琼树(象征美好的事物)和碧海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早春到来的惊喜与赞叹,同时也暗示梅花以其独特的魅力,提前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它不仅美丽,更蕴含着引领人们走向美好未来的希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