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峨
眉
家
先
生
露
下
湿
百
草
,
病
思
生
积
愁
。
窟
泉
春
洗
屐
,
毡
雪
莫
过
楼
。
魂
梦
来
巴
峡
,
衣
冠
老
代
州
。
平
生
仗
忠
信
,
心
自
与
身
仇
。
思乡抒情
山水写景
友情思念
咏物抒情
秋天景物
怀古情感
写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怀峨眉家先生》。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露下湿百草”,以露水滋润百草的景象,隐喻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露水般细腻而深沉。接着,“病思生积愁”一句,点明了诗人因思念家人而产生的病态思绪和累积的忧愁,情感表达得十分真挚。“窟泉春洗屐,毡雪莫过楼”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绪。窟泉在春天洗涤着行人的木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毡雪莫过楼”则暗示了诗人所在之地与家的距离之遥,以及难以逾越的障碍。“魂梦来巴峡,衣冠老代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魂梦中,他仿佛回到了巴峡,与家人团聚;然而现实中的他却只能在代州这个遥远的地方,年华已逝,衣冠不整,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最后,“平生仗忠信,心自与身仇”一句,揭示了诗人一生坚守忠义诚信的原则,但内心却与身体产生了矛盾,暗示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展现,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谢翱
294首
谢翱(1249年11月20日—1295年12月17日),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