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景
动物
大雁
抒情
怀古
秋天
落寞
忧伤情感

译文

“木末孤蝉鸣不休,客子正倦还登楼。”可以翻译为:“孤独的蝉在树梢头鸣叫不止,旅人感到疲倦后登上了高楼。”
“断虹阁尽芳草雨,孤雁点破南云秋。”可以翻译为:“断续的彩虹横跨天际,芳草地上细雨绵绵;一只孤雁划破南方的云层,宣告着秋天的到来。”
“城头笳声撼落叶,渡口霞影摇轻舟。”可以翻译为:“城头上的军号声震撼着落叶,渡口处霞光映照着轻轻摇曳的小船。”
“浮生扰扰事无限,搔首坐看斜阳收。”可以翻译为:“人生世事纷繁复杂,我搔着头发看着斜阳慢慢落下。”

赏析

此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登楼时的心境。"木末孤蝉鸣不休"表现出秋蝉的凄厉鸣叫,给人的感觉是无休止的寂寞。"客子正倦还登楼"则透露出诗人作为旅途中的人,尽管感到疲惫但依然选择了登上高楼,或许是为了远望心之所向。接下来的"断虹阁尽芳草雨,孤雁点破南云秋"更增添了一份秋意。"断虹"指彩虹的消失,而"阁尽芳草雨"则是高楼上的花草在细雨中湿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氛围。"孤雁点破南云秋"中的孤雁,则是在辽阔的天空中掠过,留下了它的踪迹,也深化了秋日的寥落感。在"城头笳声撼落叶,渡口霞影摇轻舟"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声音和光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秋末萧瑟的场景。"城头笳声"可能是军营中的号角声,它与"撼落叶"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边塞的荒凉。而渡口的霞光映照在水面上,使得轻舟也随之摇曳,显现出秋天的宁静与冷清。最后两句"浮生扰扰事无限,搔首坐看斜阳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种种纷扰和无尽事务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坐在高楼上,望着渐渐西下的太阳,心中有所感悟。"浮生"一词,点出了生命如浮云般虚幻,而"搔首坐看斜阳收"则是诗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时,选择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秋天氛围和哲理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世界以及自我状态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