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怀古
写景
秋天
写山
友情
节制
感悟
春意
庭园

译文

五年了,我们无法团聚在一起,只能乘着一叶扁舟在东吴放纵无拘无束的生活。
旅途中的风波就像在海上行走,人心之间的戒备与冲突甚至比山还要难以逾越。
春天来临,大雁往南飞后要再往北飞回,大海里的潮水去而复还。
过去的种种是非如同一场梦,现在看到庭院的树木和花园里的菊花都让人心情愉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元彪所作的《勉制干侄克家归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侄子离别五年后的深深思念和对归乡之路的关切。首句“五年不得共团栾”直接抒发了与亲人分离的长久之情,"放浪东吴一苇间"描绘出侄子独自漂泊的场景,暗示旅途的艰辛。接下来的两句“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运用比喻,将旅途中的困难比作大海的波涛汹涌,以及内心的焦虑比作利剑般尖锐,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险和心境的复杂。“逢春回雁南应北,到海归潮去复还”则借春天大雁南北迁徙和潮水涨落的自然现象,寓言人生的起伏不定,表达了对侄子归乡之路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今是昨非浑一梦,庭柯园菊可怡颜”以梦境结束,感慨过去的种种变迁如同一场梦,而眼前的庭前树木和园中菊花却能带来心灵的安慰,寄寓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和对生活的哲思。

猜您喜欢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