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同
李
于
鳞
贾
守
准
刘
子
成
宗
子
相
四
比
部
南
溪
泛
舟
散
步
过
林
塘
,
相
随
上
野
航
。
沿
流
狎
鱼
鸟
,
嚼
藕
得
冰
霜
。
共
拟
西
湖
胜
,
还
乘
北
渚
凉
。
桂
樽
移
白
日
,
兰
棹
转
沧
浪
。
杨
柳
缘
堤
合
,
菰
蒲
出
水
长
。
酣
歌
意
不
尽
,
晓
色
正
苍
茫
。
写景
夏日
兰舟
水景
自然景色
酣歌
杨柳
山水田园
抒情
译文
散步走过林间池塘,我们相伴着登上野外的船只。
沿着水流与鱼鸟亲近,嚼食藕时感到如冰霜般的清凉。
计划欣赏西湖的美丽景色,乘凉又选择了北岸的水中小岛。
杯中酒在太阳的移动下流转,兰舟在浪花中荡漾旋转。
杨柳沿着河堤紧密相连,菰蒲从水中长出,生机勃勃。
尽情地歌唱,快乐的感觉无尽,当黎明的颜色变得深沉而苍茫时。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日与友人在溪流泛舟的惬意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友情之乐。首句“散步过林塘,相随上野航”描绘了初游时的悠闲与同伴相伴的情景。随后,“沿流狎鱼鸟,嚼藕得冰霜”则生动地刻画了在水上与鱼鸟嬉戏,品尝清凉藕片的愉悦时刻。接下来的“共拟西湖胜,还乘北渚凉”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享受清凉的愿望。“桂樽移白日,兰棹转沧浪”两句,通过移动的酒樽和转动的船桨,展现了时光流转与生活情趣。而“杨柳缘堤合,菰蒲出水长”则以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最后,“酣歌意不尽,晓色正苍茫”则以歌声未尽、晨光朦胧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夏日泛舟的乐趣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之情。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您喜欢
习池晨起
唐·皮日休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政仲留饮醉书长句
宋·刘学箕
春归无计堪留连,川原暗绿屯云烟。涓涓涧谷声潺潺,夜来急雨春风颠。天公知我爱山癖,晨光薄林晓日出。浮阴扫尽山屹立,叠嶂层峦凝黛湿。此时来访故人居,膻荤为我开兵厨。真珠滴槽不.....
咏周茂叔爱莲(其二)
清·王家枢
怡情开净界,长啸激清流。对此心偏远,欣然目与游。波揩凉翠净,尘谢软红浮。矫矫中央植,閒居兴独幽。
漫兴
清·常岫
倩得名园水一湾,老梅修竹几重关。忘机且住因鸥狎,抱膝成吟待鹤还。剩土欲栽蔬脆美,新苔任点石斑斓。青青黯黯君知否,绝胜他家大好山。
恻恻吟(其五十)
明·彭日贞
荔支红忆醉颜红,笑倚菱歌荡桨同。十里香风人不见,乱荷深处小船通。
再和谩书韵(其一)
明·李贤(原德)
金令初行已退炎,一琴山水坐垂帘。竹林带雨枝还重,果实经霜味正甜。灿灿黄花娱晚节,萧萧白发映脩髯。人生出处何须虑,静对韦编独玩占。
开窗
唐·徐夤
闭户开窗寝又兴,三更时节也如冰。长闲便是忘机者,不出真如过夏僧。环堵岂惭蜗作舍,布衣宁假鹤为翎。蔷薇花尽薰风起,绿叶空随满架藤。
九月二十二日晓倚楼
宋末元初·方回
北斗挂楼北,晓柄正指东。乃知今夕昏,移以招西风。南州霜未降,九月已过中。候虫既无声,天犹迟过鸿。一岁事垂了,吾生将无同。春草百种死,夏木千林空。依依墙壁间,独剩残菊丛。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