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题
偶
闻
《
渌
水
曲
》
,
欲
托
黄
金
徽
。
弦
手
不
相
应
,
心
随
别
鹤
飞
。
抒情
写水
离别
译文
偶然间听到《渌水曲》,想要托付黄金徽(指代某种珍贵的乐器或音乐)。
弹奏的手与曲调不相匹配,心却随着离别的鹤飞走。
赏析
这首诗名为《偶题》,由明代诗人朱德琏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音乐爱好者在偶然间听到《渌水曲》后,内心涌动起对音乐深沉的热爱与追求。他渴望能够借助黄金徽(琴上用来调节音高的部件)来演奏出美妙的旋律,但现实却未能如愿以偿。这不仅表达了他对音乐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偶闻《渌水曲》,欲托黄金徽。” 开篇两句,诗人通过“偶闻”二字,强调了这次听闻《渌水曲》的偶然性,以及由此激发的强烈情感。《渌水曲》是中国古代的一首著名琴曲,以其清雅悠扬著称,常被用来表达高洁的情操和深远的意境。诗人想要借助“黄金徽”,即古琴上的调音装置,来实现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演绎愿望,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弦手不相应,心随别鹤飞。”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无法实现的愿望,诗人的思绪仿佛随着远方的孤鹤飞翔,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向往。这里的“别鹤”象征着远方的理想或难以触及的美好事物,诗人的心灵似乎在追寻那超越现实的音乐之境,体现了其对艺术极致追求的执着与深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感。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刻,引人深思。
朱德琏
2首
德琏,鄞士人吴岳生之妻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