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

)

使
写景
山水
咏物
异乡花
离别
悼亡

译文

万里之外来的王子,你在哪一年离开了月支国。
在异国他乡的花开在遥远的地方,在清澈的池水中蔓延开来。
汉朝的使者空手而归,神农(传说中教人农耕的神祇)也没有对此知晓。
经历风雨洗礼,花儿终于开放,开放的样子就像是在太阳下逐渐显露的破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感怀的诗句,语言古朴而又不失丰富的想象力。诗人以"万里戎王子"开篇,立刻带出了广阔的历史时空背景与深远的距离感。接着"何年别月支"则是对过去某个时刻的追问,月亮下分离的情愫浓烈。"异花开绝域"一句,展示了诗人对于异域风光的向往和描绘,这里的"异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装饰,更蕴含着对边疆壮丽山河的赞美。而"滋蔓匝清池"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水草丰茂,生机勃勃。接下来的"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两句,更是深沉的历史感怀。诗人通过对古代汉使和神农氏不再相识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哲理思考。最后两句"露翻兼雨打,开坼日离披"则是对自然界瞬息万变的一种感受。这里的"露翻"与"雨打"交织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而"开坼日离披"则是在描绘山林间光线与阴影的变化,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到领悟。总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远古历史的追溯,对异域风光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诗意境界。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