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使

歌伎春情
季节
春天风光
描述抒情
赏花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饮的温馨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诗中的"清歌逐酒"和"腻脸生红透"透露出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和主人公的愉悦心情。"樱小杏青寒食后"则是宴席结束后的闲适时光,诗人细心地描绘了美食之后的清凉感受。"衣换缕金轻绣"一句,展示了主人公更换装扮,穿上精致的金线绣花服饰,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审美。接着的"画堂新月朱扉"则是在夜幕降临时,描写了一个有着新月光辉照耀的绘有精美图案的大厅门扉,这是对环境美的描摹。"严城夜鼓声迟"一句,虽然背景转向了外部的严肃城堡和夜晚的军事警报,但这种节奏感却与宴会上的欢快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一种深远的情感波动。最后,"细看玉人娇面,春光不在花枝"则是诗人对美貌女子的赞叹和对春天景色的反思。在这里,诗人的情感转向内心,他似乎在表达,一切的繁华与美好都无法比拟于那位女子的柔美,更胜过了鲜艳的花枝。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生活之美的赞歌,也是诗人个人情感世界的流露。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张先

191首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