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曲
歌
辞
·
车
遥
遥
自
从
车
马
出
门
朝
,
便
入
空
房
守
寂
寥
。
玉
枕
夜
残
鱼
信
绝
,
金
钿
秋
尽
雁
书
遥
。
脸
边
楚
雨
临
风
落
,
头
上
春
云
向
日
销
。
芳
草
又
衰
还
不
至
,
碧
天
霜
冷
转
无
憀
。
写景
思乡
秋节
闺怨
爱情
春日写景
悲情抒情
译文
自从你驾车马出门朝向远方,我便独自留在空荡的房间,寂寞地守候。
玉枕上度过了漫长的夜晚,等不到你的音信;金钿在秋天完结之时,期盼着你的书信从远方传来。
脸庞旁的雨仿佛随风飘落,头顶的春云也在日光的消磨下消散。
芳草再次衰败,你仍没有归来;碧天霜冷,我内心更加无所依托。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种孤寂而又深远的意境。起始两句“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表达了诗人自从外出归来后,就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房间中度过宁静的时光。这里,“车马出门朝”可能是对往日繁华生活的一种回忆,而“空房守寂寥”则显示了现在孤独和安静的状态。接着,“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钿秋尽雁书遥”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玉枕象征着高贵而清冷的生活环境,夜晚的寂寞与鱼跳水面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信息断绝。而“金钿”则是古代书信封口的装饰,“秋尽雁书遥”暗示着远方亲友的音讯已久无消息,这些都加深了诗人孤寂感。中间两句“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春云向日销”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面颊之旁的细雨,如同远方的思念轻拂过脸庞,而头顶上的春云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消散,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最后,“芳草又衰还不至,碧天霜冷转无憀”两句则是对未来的预感。芳草再度凋零,而期待中的到来仍然遥不可及;碧蓝的天空中秋意渐浓,甚至连思念都变得冰冷,这些景象都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望。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和细腻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寂感和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诗中的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是一篇颇具表现力的作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