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远
峡
一
水
偪
仄
去
,
两
山
高
插
天
。
云
移
林
忽
断
,
树
迥
日
低
悬
。
猛
虎
窥
行
客
,
寒
猿
咽
涧
泉
。
残
钟
来
古
寺
,
旅
梦
淡
于
禅
。
山水写景
地点
动物
情感抒发
旅梦
禅意
译文
一条窄窄的水流不断前行,两座高山插入云间,陡峭险峻。
云朵在林间移动,忽然林间空隙变大,树木远去,太阳低悬天际。
猛虎窥视过往的行人,寒冷的猿猴在山涧中哀咽鸣叫。
古老的寺庙传来残钟之声,旅人的梦境在禅意中逐渐淡去。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梁光的《清远峡》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象。首句“一水偪仄去”,以紧凑的水流形象,展现了峡谷中溪流的狭窄与深邃。次句“两山高插天”,则强调了两岸山峰的峻峭和高耸入云的状态。“云移林忽断,树迥日低悬”通过动态的云彩和树木,展现出空间的变换和光影的层次,给人以深远而神秘之感。"猛虎窥行客"一句,借猛虎的形象增添了环境的险恶,也暗示了旅行者的孤独与警惕。最后两句“残钟来古寺,旅梦淡于禅”,以远处古寺传来的钟声和旅行者淡然的梦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内心的禅意世界。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远峡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猜您喜欢
题万佛堂壁(其一)
明·贺钦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赠岛云禅师
唐·昙域
远庵枯叶满,群鹿亦相随。顶骨生新发,庭松长旧枝。禅高太白月,行出祖师碑。乱后潜来此,南人总不知。
偈颂三十首(其十七)
宋·释慧晖
少室胡僧,履子留只。米树应供,趺子出双。新丰老人,问杀首座。大阳兄者,兼养青鹞。
宿大善寺
明·陈达
祗园深处暂停车,坏壁颓垣不掩庐。风约钟声僧定后,月翻松影鹤来初。禅宗于我虽非偶,世味从今亦渐疏。欲向蓬莱访陈迹,梅溪风韵更谁如。
游白云寺分韵(其五)
明·张瑰
梵王宫殿静沉沉,使节乘闲访道林。蕉叶绿齐山路狭,松花香落野坛深。明窗净月窥禅意,白石清潭见佛心。此地重来休负约,未须徵逐恋朝簪。
湘潭庆霞寺
明·潘希曾
野寺扪萝入,荒凉岁月深。偶寻逃暑处,一洗入禅心。共坐僧閒语,眠听鸟细吟。出门仍理棹,落日半川阴。
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其二)
宋·吴则礼
铁塔亭亭石径斜,参差楼殿倚青霞。秋江曾试中?水,春焙仍分北苑芽。隐几飞帆过别浦,翻经孤雁起寒沙。禅龛坐隔几千里,想见烟云乱雨花。
绝句三首(其一)
宋·苏轼
松柏萧森溪水南,道人只作两团庵。市区收罢豚鱼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