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
写景
山水
咏物
冬天
雪景
写花
情感
赞美
离别
抒情

译文

车行在楚国与豫州交界的地方,曲折蜿蜒地驶入山腹之中。
抬头远望雄伟的关隘,那气势仿佛将天地紧紧压缩在一起。
一座山脊分隔了江河,两侧的山势,一边寒冷一边温暖。
雪峰上覆盖着云雾般的衣裳,一片片漠然的烟雾在玉色的山峰间升腾。
巨浪般凝重的山峦上生长着松树,青翠的颜色覆盖了一涧的竹林。
陡峭的山势中出现了变幻莫测的冰花,倒下的树木显得苍凉悲壮。
野人(这里指山里人)在集市上出售修剪整齐的兰花,仓促间得到一束。
虽然坚硬的冰霜塞满了天地间,但仍有兰花遗留下来的馨香。
感叹你这幽谷中的姿态,为什么能依附于奔驰的车轮呢?或许能唤醒骚人的灵魂,因此斟酌美酒来庆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驾车穿越楚豫交界处的武胜关,在雪中偶遇并购买了几株兰花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如蜿蜒的山路、雄伟的关隘、界分江河的山脊、覆盖着云雾的雪峰、凝固的松涛、压弯的竹林、幻化的冰花以及僵硬倒下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寒冷的自然景象。接着,诗人通过“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己与兰花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仿佛兰花在严冬中顽强生长,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坚冰塞两仪,芳馨遗此独”则进一步强调了兰花在逆境中的独特魅力和芳香,即使是在严寒中也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最后,“嗟尔幽谷姿,何缘附驰毂”表达了对兰花身处幽谷却无缘与车马喧嚣相接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而“且恐骚魂苏,因之酌?醁”则以浪漫的笔触,想象兰花的灵魂可能被唤醒,诗人因此举杯以示敬意,充满了诗意的遐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和感悟。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