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朔
风
吹
雪
满
林
端
,
顷
刻
青
山
变
玉
山
。
敝
履
尚
思
东
郭
趣
,
蹇
驴
应
向
灞
桥
还
。
寒
生
短
棹
沧
江
阔
,
光
映
疏
棂
卷
帙
閒
。
三
白
丰
年
今
有
兆
,
农
家
从
此
尽
欢
颜
。
写景
写雪
抒情
田园
农家
季节
冬天
赞颂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大雪覆盖山川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丰收预兆,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生活气息。首联“朔风吹雪满林端,顷刻青山变玉山。”以“朔风”开篇,点明了寒冷的冬季背景,接着“吹雪满林端”,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紧接着,“顷刻青山变玉山”,通过“变”字,生动展现了雪后山川的焕然一新,仿佛一夜之间,原本的青山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玉山,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颔联“敝履尚思东郭趣,蹇驴应向灞桥还。”转而描写人物活动。诗人想象自己穿着破旧的鞋子,怀念着东郭先生那样的闲适生活,或许是在雪中漫步,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设想了一头步履蹒跚的驴子,在雪后的道路上缓缓前行,似乎正前往灞桥,这既是对传统文学中雪中行人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颈联“寒生短棹沧江阔,光映疏棂卷帙閒。”进一步展开画面。在广阔的江面上,寒意伴随着短桨轻轻划动,水波不兴,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同时,室内光线透过稀疏的窗棂,照亮了书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文化氛围的场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在雪天里寻求心灵慰藉,通过阅读来消磨时光。尾联“三白丰年今有兆,农家从此尽欢颜。”点明了主题,即这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在古代,雪被视为吉祥之兆,预示着来年农作物的丰收和人民生活的富足。因此,对于农民来说,这场雪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希望,更带来了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宁静,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活、自然和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