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章
道
中
画
鹢
低
飞
湖
水
平
,
高
低
楼
阁
满
稽
城
。
人
游
镜
里
山
相
照
,
鱼
戏
空
中
日
共
明
。
尽
是
荷
风
香
不
断
,
忽
逢
溪
雨
气
尤
清
。
篮
舆
却
上
兰
亭
步
,
猿
鸟
云
萝
伴
此
行
。
写景
山水
荷风香
夏雨
动物
猿鸟
城市
稽城
情景交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舜钦在天章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联“画鹢低飞湖水平,高低楼阁满稽城。”以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湖面上鹢舟低飞的景象与稽城楼阁林立的风貌,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颔联“人游镜里山相照,鱼戏空中日共明。”运用比喻和想象,将人比作镜中游者,山与人相映成趣;同时,鱼在空中戏水,与日光共明,展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奇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的向往。颈联“尽是荷风香不断,忽逢溪雨气尤清。”通过荷风与溪雨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荷风带来的是持续不断的香气,而溪雨则带来了更为清新的气息,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共生。尾联“篮舆却上兰亭步,猿鸟云萝伴此行。”以兰亭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乘坐篮舆,沿山路前行的情景。猿鸟与云萝相伴,既增添了旅途的生动与趣味,也寓意着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苏舜钦
221首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猜您喜欢
长安早春
唐·孟浩然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六首(其二)
宋·陆游
村南村北纺车鸣,打豆家家趁快晴。过尽水边牛迹路,岭头猿鸟伴闲行。
席上
明·蒋主孝
高阁霭馀晖,双双燕子飞。酒斟青玉案,歌唱白铜鞮。眠柳惊春梦,流莺破晓迷。缠头双锦段,争买醉如泥。
过沙沟店
元·王恽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长安里中闻猿
唐·吴融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武夷九曲渔歌(其一)
明·蔡哲
昔日群仙跨鹤翎,至今猿鸟啸青冥。草堂亦有逃名客,漫唱渔歌仔细听。
游长安诸寺联句·大同坊云华寺·偶联句
唐·段成式
共入夕阳寺,因窥甘露门。清香惹苔藓,忍草杂兰荪。捷偈飞钳荅,新诗倚杖论。坏幡标古刹,圣画焕崇垣。岂慕穿笼鸟,难防在牖猿。一音唯一性,三语更三幡。
画马(其三)
元·贡性之
奚官牵出莫归迟,丰草甘泉御苑西。记得晓趋金殿直,百花深处听骄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